为了迎接文成公主进藏藏族先民创造了舞蹈甲谐,这种舞蹈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今只在民间象化石一般传承,舞蹈中有一段如巨龙盘旋的舞姿。
为了迎接文成公主进藏藏族先民创造了舞蹈甲谐,这种舞蹈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今只在民间象化石一般传承,舞蹈中有一段如巨龙盘旋的舞姿,象征着文成公主进藏时穿越千山万水,沿途降妖伏魔的辛苦历程。
“甲谐”舞蹈不仅表现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敬爱之情,同时舞者的服装都用高级绸缎作成,这些也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汉、藏两地的服装特点。
大昭寺自唐朝修建以来,一直充当着西藏的宗教文化中心;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信徒前往朝拜那一尊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珈摩尼12岁等身佛像。
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后,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尊佛像,还有大量的实用物品,绸缎就是其中之一,它使藏人在制作服装的主要材料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藏王松赞干布带头穿上绸缎,王妃们自不用说乐于跟进,王室大臣也纷之效法。一时间绸缎成为哪个时代最大的奢侈品。
在大昭寺二楼的赞普佛堂,能看到身着盛装的松赞干布塑像,他以绢缠头;身披五色彩缎半月披风;脚穿钩尖皮靴,坐在他身边的文成公主,头戴金冠、耳缀、、金饰、穿锦缎长袍;披花缎披风,尼泊尔尺尊公主,戴丝质头巾金耳饰,穿绿边蓝色缎袍披缎子披风。
那个时期吐蕃大臣到长安求赐的主要是绸缎,唐朝使节去拉萨,馈赠的主要也是绸缎,而且,这种对绸缎面料的喜爱一直持续到今天。
当然丝绸并不能取代传统的藏式面料,在藏族传统服装中,最普通的面料不是绸缎,这种一肘宽的红色毛料称为氆氇,是用羊毛绒织成的毛毡,氆氇也可以称为西藏毛料,用它作成的衣服既轻便又温暖。
由于氆氇同传统的棉布、绸缎面料区别很大,这也就造成藏族服装在制作手法上与其他民族的服饰制作有较大的不同。拉萨的裁缝可以很自如的根据手上氆氇的薄厚和表面光滑来选择用针的方式,一件做工精细的氆氇制品完全可以用上一辈子。
巴桑的裁缝店今天也开始大量使用缝纫机生产各类藏族饰品,机器的速度要快很多;巴桑老人也向我们讲解了藏装和其他服装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藏式上装在肩部不扎这样一道线,也不使用垫肩,直接平滑下来,这就是为了干活时活动自如,好的藏族裁缝在一块氆氇上作好记号,一个袖子直接可以制作下来不用第二次缝制。
有了缝纫机,老式的藏装缝制方式在逐渐改变,裁缝们在一起常常将一些过去的操作方法当做笑话讲出来。
最好的“噶秧”是如何编织出来的?松曲热广场的氆氇交易为何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是拉萨河流域的农民在集体打理着今年收获的青稞。氆氇的制作生产主要就是在拉萨河年楚河的两河流域以及雅鲁藏布江中部的农区完成的。过去,为藏政府或达赖喇嘛支付的贡品也出自这里的贡噶县;每当地里的青稞收获了,人们要面临一个漫长的冬天,一部分农民在农闲时就开始剪收羊毛,作好编织氆氇的准备。这个地区并不是出产羊毛的牧区,人们用编织氆氇换取牧区的酥油或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氆氇生产的工艺却掌握在这些农民手上。
剪下来的羊毛首先要洗净,然后放在西藏灿烂炽热的阳光下晒蓬松,根据需要染上颜色或保持本色,再刷成细细的羊绒,捻成线,用普通的编织机织成一肘宽的毛毡。
氆氇等级较多,最为上等的精品叫“噶秧”,这是用羊脖子和羊肚子附近的绒毛编织出来的,格外精细柔软,作为贡品使用;过去在藏政府管辖下专门饲养了一千只受过喇嘛加持的放生羊专门提供精细的绒毛用以编织上等的“噶秧”氆氇。
西藏最好的氆氇,产自日喀则、江孜、白朗、扎囊、姐德秀等这些地方,对于那些以此为生计的专业户来说,无论春夏秋冬,机杼之声流溢于街头巷尾。氆氇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织好了毛毡,用木刷仔细刷,使之更加松软密实。这种编织工艺是来自于农耕文明,这就是为什么氆氇的制作都出自扎囊、朗杰雪、姐德秀等农业村镇,而不是那些出产大量羊毛的牧业区。
刷过的氆氇再用清水使劲操洗,晾晒后拿来染色,氆氇较为传统的颜色,是紫红色、黑色羊毛的本白色,现在较流行的还有其他颜色,以及用扎染工艺染出的氆氇。
也有的氆氇是用各色羊毛线直接织成,然后剪去上面的飞绒,再在上面印上万字、十字法轮状的吉祥图案,这种氆氇通常用来做藏袍的镶边。
拉萨的大昭寺北侧有一个松曲热广场,这里是氆氇制品的最为重要的集散地,各地的年轻人以到此地来销售氆氇作为一种炫耀的资历。
今天人们对氆氇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氆氇曾经作为向中央王朝进贡的主要物品,而朝廷回赐的物品,又主要是丝绸和茶叶,属于高档物品的交易,小说红楼梦105回,就提到宁国府中有氆氇30卷,可见清朝时氆氇不仅藏于皇宫,也为王公贵族所拥有。
同生产和销售氆氇一样,两河流域也以出产“邦典”闻名全藏,“邦典”起先就是用来遮灰的围裙,后来也成了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邦典”是由彩色毛绒编织的,往往用对比强烈的色条相配,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现在更为常见的“邦典”是用纤细的相关色,组成闲雅温和的色彩。
邦典不仅仅是藏族妇女生活上的装饰,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一个女人成长成熟的标志。一位藏族少女长到15岁以后,家人就要择日为她举行成人礼。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头戴巴珠卡,腰部也第一次系上五彩的邦典;然后要接受老人敬献的哈达和祝福的话语;老人的心中往往是百感交集,这一天预示着又一个孩子长大了。
据说邦典的制作方法与文成公主有很多联系,文成公主进藏时在耳朵放上许多染料带到了高原,一路上她就把染色的方法教给大家,这才有了今天五彩斑斓的邦典;再看这些邦典上又多了个三角形,藏语称做“卓典”。
草原能够为牧民提供全部的生活来源吗?一个头尾齐全的狐狸皮冒应该戴在谁的头上?藏族鞋子中真的不用区分左脚和右脚吗?
"乌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暑月犹衣裘.赞府(赞普)春夏每随水草,秋冬始入城隍(打字幕)。这是吐蕃使者仲琮在出使唐朝时,对唐高宗陈诉的西藏,寒冷的气候决定了,夏穿毡冬穿裘,这是高寒地区居住的藏族最为普遍实用的传统衣着。在牧区人们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居,牧民们吃穿用都来自于牛羊。
羊皮是制成牧人宽大袍子的主要材料,羊皮的光板面先用羊粪沤湿,然后再用术棍使劲揉搓,直到皮子变软后,就可以用做拼缝藏袍子,牧人一年到头穿厚重、肥大、结实的皮毛制品,主要是为了适应,在严寒条件下的游牧和露宿生活。
由此延续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牧人们依然特别喜爱穿皮衣戴皮帽,尤其是戴狐狸皮帽,这种皮帽用绸缎做胎,系上缎子飘带。过去对作战勇敢的军人,赏赐虎皮袍,表彰他们像老虎一样勇猛,而行军打仗披挂虎豹皮行动十分不便,人们就把皮子裁成条,缝制在服装上;对那些胆小怕事,临阵逃脱的懦夫,则在他们的头上强行挂上一条狐狸尾巴,以示羞辱,可是特别有意思的是,后来藏区人们却都特别喜欢狐狸皮帽,若有人把一张头尾齐会的狐狸皮戴在头上,会被认为是最为漂亮和荣耀的。
皮毛毕竟是较为贵重的物品,中青年牧人往往把头发和头饰中红色或黑色的丝线编在一起,造成粗大的发辫盘立头顶再套上几个玉石或象牙的板指儿或者珊瑚珠显得特别气派。这样的发结今天还被称为英雄结。
在牧区每逢节日,妇女的头发也有梳成很多根小辫,从前额分向两边披到后背,发辫上装点着绿松石、红珊瑚、蜜蜡等饰物,有的背后垂着一块长长的背披,背披上面缀满贝壳、珊瑚、玛瑙、蜜蜡等等,藏族有个传统,有了钱购买金银宝石装饰家中妻女,妻女身上的装饰就是全家财富的金库,这些贵重珠宝代代相传从不轻易买卖。
牧民女子也是身穿光板羊皮制作的藏袍,柔软的羊羔皮围成一个小圆筒,镶上彩色的条绒,就是一顶可爱又暖和的帽子;衣襟和下摆用黑绒镶边,另配红、绿、蓝等颜色;腰间挂上奶钩、针盒、火镰、小刀等等心爱之物。
在藏北牧区你注意到牧人穿的藏靴吗?它不同于农区毡鞋,藏靴红、黑相间,镶嵌彩色条纹,外包牛皮。其实在西藏不论农区牧区我们都会找出藏式鞋子的很多趣事。首先藏族鞋匠都会认为人的右脚要稍稍大一点。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就像一个由寺院、人流和宝石店铺组成的巨大转经筒,能够不断的转出各类款式的藏族服装,千百年来,变化很小的藏族服饰在与其他族的交往中,也受到了各种影响,据说吐番藏王们的朝霞帽冠,是从波斯引进的,唐朝的丝绸,又极大地改变了王臣后妃们的穿着习惯。这些变化,都会在八廓长长的转经路上不断的显现出来。
这位身后披一条美丽的缎子披单,身前挂着长长短短的珠串,脖子上围着脖套,藏区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阿里女子。
行走在八廓街就如同观看一次藏族服饰展览一样,色彩斑斓的服饰,不但展现了一种延续了千年的美感,也体现出藏族人一种极为自豪的心态,看见了我的美丽就应该知道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有多么的美好。
转自:西藏林芝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