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原始艺术??岩画,同样是沿着这一规律发生、发展的。我们从西藏的岩画遗存的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脉络的痕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而后创造了美。也就是说,人类在首先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寻求精神生活的需要。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也精辟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一言简意赅的论述,雄辩地阐述了人类原始艺术萌发的动因。
西藏的原始艺术——岩画,同样是沿着这一规律发生、发展的。我们从西藏的岩画遗存的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脉络的痕迹。
西藏的早期岩画,其内容多描绘狩猎场面,以及狩猎活动中的主体——人和客体——各种动物。描绘最多的是马、牦牛、鹿、藏羚羊、狗熊、骆驼、猪、狗以及鸟类。根据人类发展的特征及其规律,它应该刻绘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器时代早期,大约在三千年左右,属于西藏史前文化遗存。
有的岩画出现了放牧的场面和帐篷,这无疑从狩猎经济阶段过渡到了游牧经济阶段,这一时期当在二千年前后。
有的岩画刻画有类似青稞及其他农作物、太阳以及企盼丰收的吉祥符号。这标志着从游牧经济进入农耕经济,这是西藏中晚期的岩画。
还有的岩画有塔、宗教符号以及跳神等内容,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然是产生了宗教或佛教传入西藏以后的作品,这是西藏的晚期岩画。
除上述内容之外,还伴有各个时期出现的生活特征,如生殖崇拜、战争场面、宗教仪式以及表现其他艺术形式的画面,如歌舞等广泛的原始人类生活内容。
西藏岩画的形式特点。
西藏岩画多刻画在山崖峭壁上或洞穴壁上。或刻凿后涂色,或直接用红或黑矿物颜料单色将所画物象填满,或直接用单线条表现物象。类似早期的象形字。有的为了强调物象的特点,在物象的特征部位略加强调,如牦牛隆起的脊背和粗尾巴,多叉的鹿角,雄性的生殖器等。有的画面将几种物象重叠组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在现代绘画中也极为常见,如文稿插图,商标设计,装饰画等都有采用此种勾图形式。西班牙现代著名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一些立体派作品,如著名的《格尼卡》就是采用此种画法。可见,原始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对现代艺术家们仍侵透着深深的影响力。
西藏岩画的艺术风格特点。
西藏岩画的艺术风格特点:古拙、粗犷、简练、生动。对人与各种动物的造型,进行高度地概括,只勾画出各种物象的基本形体,不画眼睛和其他细部,但强调形体特征和物象的态势特征——动或静。如舞蹈者的动作画的非常优美,狩猎者的雄健。牦牛两只向内弯的犄角,高高地脊背,以及甩动着的像拖巴一样的尾巴,看上去活灵活现。有的藏羚羊虽然画的非常简单,总共不过五笔,却生动地刻画出了它那对颇显骄傲和阳刚之气的长角,还强调了它是雄性和雄性所富有的好斗性格。对鹿那对耀武扬威的漂亮鹿角,作者显然以欣赏地心态进行了刻画。
晚期的岩画就细腻了许多,不仅注重了细部的描绘,还在所描绘的物象上加装饰性花纹,这类岩画显然受了佛教壁画的影响,它已完全脱离了原始艺术粗犷、狂放的古风。这些都说明原始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把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或事务,通过感官驱动情感和思维,再把客观物象通过模仿表现出来,但这种模仿,已经不是简单复制,而是经过了作者的构思创造,进行取舍,强调特点,以高度集中和概括地表现出来,它不仅使读者能够读懂作者表达的物象内容和意思,也使作品更富神韵和生动感,赋予艺术以无穷的感染力。
西藏岩画的分布:
西藏岩画的分布非常广泛,藏西、藏北、藏东、藏南都有发现。以阿里地区最为丰富,如日土、扎达、革吉、改则等县都有大量发现,尤以日土县的最为壮观。
阿里地区是古象雄的发祥地,象雄文明应该早于吐蕃文明的发展,很多藏族学者研究认为:象雄文字早于藏文很多年,遗憾地是迄今尚未发现象雄文字的遗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象雄文明在西藏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她的文明发展应该早于卫藏。作为佐证人类文明进程的岩画,在这里较早大量、集中地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阿里地区之外,藏北也相对较多,如那曲、班戈、申扎、索县等地都有发现;藏东有林芝、墨脱、卡诺、八宿等地;藏南有定日、贡嘎等地均有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陆续发现的。
西藏岩画艺术丰富多彩,她不仅带给我们心醉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我们了解了原始人类的生活面貌、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还使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大体进化过程,及其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说,原始人类通过一代接一代所创作的岩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考古和人类研究之价值,因此,她是西藏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岩画虽不等于壁画,但从其发展进程,后期岩画内容看,它们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或者说是壁画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