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生育习俗。过去因宗教和歧视妇女的思想的影响,使妇女分娩时得不到合理的照顾和起码的卫生条
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生育习俗。过去因宗教和歧视妇女的思想的影响,使妇女分娩时得不到合理的照顾和起码的卫生条件。受了生孩子是“污秽”的陈见影响,牧区妇女不能在帐篷里生小孩。农区有些地方妇女分娩也只能在牛棚、羊圈之中。酉藏和平解放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法律的保障,家庭和妇女本身也摆脱了旧思想的桎桔,孕妇自愿到医院、卫生所生小孩,产前产后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保养。
藏族自古就有“男尊妇卑之礼”的规矩,小孩一旦生了下来,男孩便得到优于女孩的待遇。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就要前来祝贺。这种活动叫做“旁色”(“旁”是“污浊”的意思,“色”是“清除”),也就是清除晦气的活动。城里人带的礼物是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客人一进屋,先给生母和襁褓中的婴儿献哈达,给生母敬酒、倒茶;然后端详初生婴儿,对孩子的出生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
在农村,亲友除带上酒、茶以外,还要带上满满一“唐古”(羊皮小口袋)糌粑及一块新鲜的酥油。这是进门的贺礼。农村人用古老的习俗来祝贺孩子健康成长,客人向生母敬酒、倒茶以后,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粑,放在初生儿的额头上,表示祝福孩子吉利向上。接着,再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大大夸奖婴儿的福运和五官,有些富户还为前来给婴儿除秽的亲友举行汤饼宴。
藏族认为,小孩出了娘胎,带来诸多污浊和晦气,举行这个仪式,是为孩子清除污秽,预祝健康成长。据藏族老一辈说,“旁色”仪式是从古老的“本教”时期留下来的。只要我们到稍稍偏僻一些的乡村,便可以见到在“旁色”这天早上,人们在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堆上一堆小石子。要是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垩小石子;要是生的是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走到门口,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撒上糌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这种做法,就是本教敬神的一种方法,说明“旁色”仪式是从吐蕃时期流传下来的。
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一天,母子(女)俩都换上新服装,由亲人陪着(陪同的人也穿新衣裳)出门,第一件事是到寺庙朝佛(拉萨人到大昭寺),目的是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朝完佛,再转到亲朋好友家去串门,一般是选择有福气的人家,如家中三世同堂、福星高照之类,意思是预示孩子将来也能建成这样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出门,人们往往在婴儿鼻尖上擦一点锅下的烟灰,意思是使婴儿出门时不被魔鬼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