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察隅,它的海拔才500米,满眼的荷叶、芭蕉树,让人有一些晕眩。缓缓行进,又看到了水稻,这就更让人觉得蹊跷:走到这偏远宁静的地方,看到那么多内地农村的东西!拐出丛林,这才看到远处的雪山,东面就是横断山脉。搞清了方位也就定了心,原来,喜马拉雅山的尾端是如此的秀丽柔美,如此的“世外桃源”。
下察隅,它的海拔才500米,满眼的荷叶、芭蕉树,让人有一些晕眩。缓缓行进,又看到了水稻,这就更让人觉得蹊跷:走到这偏远宁静的地方,看到那么多内地农村的东西!拐出丛林,这才看到远处的雪山,东面就是横断山脉。搞清了方位也就定了心,原来,喜马拉雅山的尾端是如此的秀丽柔美,如此的“世外桃源”。
荷叶飘香
西藏的许多城市都和水有关,察隅县城也不例外。察隅河由北到南从县城西面流过,流经下察隅镇后向南流入印度,汇入到在印度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雅鲁藏布江。
从察隅县城到下察隅有70多公里路程,汽车在原始密林里穿行,左岸的察隅河一直咆哮着把我们送到了下察隅大桥边。
大桥是通往下察隅的唯一通道,所有的行人都必须在桥这头接受边防军人的盘查,桥对岸两公里处就是下察隅镇。
我们是夏天去的下察隅,成片成片的水稻在炎热的8月里扬花,风过处,稻浪滚滚,一派迷人的江南风光。
荷塘里的莲花刚刚开败,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一直延伸到天尽头。对岸时隐时现的居民房里传来优美的歌声,把我们的心“折磨”在飘渺的凝望中。这是月圆的日子,在烈日下,我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是在晚上,这里一定会像朱自清描写的那样美丽安详。
边陲小镇
下察隅镇和西藏别的小镇在建筑风格上没有任何区别,二层水泥楼的外墙都被镶上了各色的瓷砖,在苍翠的青山中像塑料花一样张扬;川菜馆永远都飘出一种回锅肉和麻婆豆腐交杂的香味;杂货铺里罐装的可口可乐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毫无阻挡地到达这里,所以下察隅历来温暖湿润,成为西藏的江南。因为物产丰富,镇上的消费非常便宜,一个人只要花10块钱就可以吃到四川小炒和察隅大米饭。
旅游业的兴起,给下察隅这个边陲小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据说,下察隅镇原来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边陲小镇,镇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原木搭建起来的,大街上过往的?人也都是身着民族服装,他们艳丽的服饰风情万种,浪漫极了。下察隅的大规模建设是在近一两年才开始兴起的,如今在下察隅镇子的北面还保留着很小一部分以前的老木屋,镇邮政所就在这一小片老木屋里办公。我在邮政所里给自己寄了一张明信片,看着邮戳上“下察隅”几个字,终于找回一点边陲小镇的感觉。
?人村庄
下察隅是?人的主要聚居地,?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被好事者津津乐道,由于?人从前一直生活在丛林中,他们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现在在全国共有约1400名?人。
来到下察隅,去?人村看看是很多游客都向往的一种民俗体验。 ?人村离下察隅镇只有不到5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全是结满了桐子的桐树,以前用来点灯的桐子由于村子通了电,现在已经派不上用场了,很多熟透的桐子就落在地上任由它自然腐烂。除了漫山遍野的桐树外,成片的芭蕉林也是一路上最吸引人的植物。?人村就掩映在一大片芭蕉林里。
走进?人村,除了很多小孩子在玩耍外,我们没有看到一位成年人,原来当天镇里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召开,成年人一大早就去镇政府开会去了。据说?人村的村长原来是一位很有威望的族长,他现在成了政府的人,吃上了公家饭。和村长一样,全村400多号人也在政府的安排下告别了原始的丛林生活,搬到了政府专门为他们盖的木屋里,并且用劳动走进了文明,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
?人村每家每户的门口都种着芭蕉和向日葵,牵牛花爬满了篱笆,行走在安静的村落里,在规划整齐的木楼间穿过,我仿佛看到了大寨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