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吃藏餐不能算真正到过西藏。09年8月30日晚,在西藏商报的安排下,我们七拐八弯地走进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拉萨市鲁定南路11号,一栋名叫拉木·民间藏餐屋的四合院,去实现“到过西藏”的愿望。据西藏商报同仁介绍,这是西藏比较有名的民间藏餐馆之一。
健康美味的藏餐
当日晚7时许,我们进入这个古朴的大门上有艳丽藏族装饰的四合院,院中间有绿树红花,一个个幽静的包间里,很多客人在里面悠闲地品尝藏餐。身着藏袍的老板娘和服务员早已等候在门口:他们手捧酒壶和酒杯,见到我们笑着说“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喝过迎客酒,众人入席,服务员端上酥油茶。茶还没喝完,一盘盘独具藏族特色的美味上桌,服务员又端上青稞酒、藏白酒、青稞啤酒和虫草泡的白酒,从10余度到60度,应有尽有,供大家享用。
酒,只是藏餐的配角,藏餐的关键在于一道道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美味——糌粑和藏菜。餐桌上,最吊人胃口的是糌粑、生牛肉酱、牛血肠和酥油人参果等。
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因此只要有藏族人的地方就有糌粑。它的主要原料是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粉末。吃糌粑,先把少量的酥油茶倒入碗中,加点糌粑粉,用大拇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在碗内不停转动、搅拌,直到能捏成团为止。刚开始不好掌握,最好的办法是再加少许酥油,就比较好成型也不易沾手,蘸上生牛肉酱吃最美味。
“生牛肉酱十分鲜美,也很好做。”藏族同胞介绍道,从刚杀的牦牛身上取一块后腿精肉,将它剁成肉末,加入作料拌匀,看上去似乎还有血水。当时,口里咀嚼着糌粑蘸有生牛肉酱的采访团成员,听到“血水”,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细细品味,品出美味后,便大口地吃了起来,被这一美味所征服。
牛血肠,也是餐桌上十分抢眼的一道风景。餐馆老板介绍,杀了牦牛,把肠子洗净,然后把调好的材料——肉丁、糯米、牛血和作料等灌入,进行水煮或蒸食,清新美味,惹人垂涎。除了这些美味,还有酥油人参果、珍贵的野生黄蘑菇、土豆包子和妈妈土豆等民族特色菜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餐在发展进程中,既保持着传统的制作方法,又不断进行改良,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时兼具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等现代化的元素。”餐馆老板介绍。
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牛羊肉、青稞酒和不同品种类的奶制品。它们产自高原,远离污染,纯属绿色食品。作为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族,其饮食文化中的天然成分,已受到世人的关注和信赖。西藏“绿色饮食”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饮食文化、饮食艺术和藏民族的饮食特色,为西藏现代餐饮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贵族后裔开藏餐馆
除了藏餐,藏餐馆的布置也藏族特色十足:地上摆的是刻有八大吉祥图案的藏式柜子;柜子上摆的是藏民祖传的蒸包子的铜蒸笼、打酥油的木桶、斟酒的铜器和挤奶的铜壶;墙上挂的是藏民常用的腰间佩饰、脸谱、藏刀和装糌粑的牛皮袋……整个餐厅充满了民族特色,不仅让你品味美味的佳肴,还让你免费参观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饰物。
四合院的二楼是一间藏式风格的房间,其实跟北京的四合院正房很像,装饰都是藏族风格。墙边有藏式柜子,上面画着金色的图案,沙发上是藏族的靠垫,感觉就是到了一个普通藏族群众的家里,而不是饭馆。
老板娘仁丹介绍,几年前,她原先在拉萨八角街租了一个商铺做生意,后来在这里买下一块460平方米的宅地。之后,她花几十万元建了这栋两层楼的房子,占地200平方米,目前还剩空地260平方米,她正打算扩建,进一步扩大藏餐馆的规模。
过去,西藏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氏的,但仁丹家有,因为她的先人曾是达赖喇嘛的侍从,祖辈的特殊社会地位,给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技术财富。仁丹介绍,这几年,拉萨的人口不断增加,也来了很多外地游客,他们到了西藏必须品尝西藏的美味,就有了这家餐馆。开餐馆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出正宗的藏餐,为此,仁丹请来厨艺精湛的师傅为客人烹制美食。
当地人介绍,藏民的生活十分闲适,不喜欢受到惊扰,因此正宗的藏餐馆都隐匿在居民区,拉木·民间藏餐屋也不例外。
如何传承美味藏餐?
自古以来,一个地方、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代表,往往隐匿于“深宫大院”和“官宦家庭”的厨房里。对于普通百姓,能吃饱、吃得舒服就好了,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研究如何做出一道美味,西藏也是如此。
因此,拉萨街头正宗的藏餐馆并不多,如何传承藏餐成了大问题。
为了传承和发扬藏餐饮食文化,09年3月11日,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招收14名藏餐学员,把他们派到正宗的藏餐馆进行学习,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藏餐厨师培训。这已经是上述两部门的第二次合作。学员之一18岁的拉姆卓玛说:“我们非常珍惜这次好机会,它不仅教会我们一项技能,还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同时还可以弘扬藏餐文化。”
为了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和激励他们认真学习,负责培训的部门按时发放实习工资——每人每月600元,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