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全区海拔超过4000米的土地占86%,日照强,辐射高,旱季多风沙,空气稀薄……藏民世世代代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种植青稞,放牧牛羊,一碗酥油一件藏袍三餐糌粑满足了他们的生活,这之余他们还创造着灿烂的藏地文化:建筑、绘画、雕刻、音乐……
随着历史的推移,虽然科技、文明不断刷新着雪域高原的面貌,虽然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击碎了雪域的神秘,但先民创造出来的文化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不断流传,那些不起眼的手工制品或以被忽略的形态存在着,或以被掠夺式开采的形态存在着。
来源: 《手工》杂志
第一大类:金属制品
西藏还有许多日用生活器皿是用金银做的,布达拉宫上就有纯金、纯银做成的茶壶和茶碟、碗盖,民间经常可见用银做成的勺子、筷子、碗和盘。
西藏的金银器皿,做工十分细腻精致,表层刻有龙、虎、狮、象、凤凰、孔雀八祥徽等图案,花样栩栩如生,雕琢玲珑剔透,是珍贵的艺术纪念品。西藏的金银器工艺匠人,世代相传,技术达到精湛境地。
1、藏刀
藏刀作为藏民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文化的特质。其精美的手工雕刻、坚韧的钢板材质以及传统的家庭作坊,构成了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藏刀生产加工,以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孜龙村和谢通门县卡嘎两村最负盛誉。
距谢通门县城一公里外的卡嘎村,多洛是公认的藏刀工艺大师。在他家天井西侧的一个大房间里,一年四季都有匠人忙碌的身影,分别做着熔钢、打制的工序。
说到藏刀,人们更多地会想起拉孜刀、工布刀、易贡刀或康刀,卡嘎朗玛刀是最近两年才为众人所知,这与多洛的努力分不开。为保护和推广卡嘎藏刀,他竟把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刻在了每一把卡嘎藏刀上。
卡嘎藏刀以纯钢锻制而成,加工精细,刀面净光,刀刃锋利;刀鞘多采用藏银纯手工制做,内镶黄铜、镂空工艺、内装木芯以保护刀刃,表面錾有浮雕式的龙、凤、卷草纹等吉祥图案,雕刻工艺细致而精美。藏刀刀把中部缠丝,起到装饰和防止打滑的效果。
制作藏刀的工具大多是铁锤、铁钳、钢凿、钢剪、钢锉等,使用的鼓风机也是自制的羊皮吹风袋。由于全部是手工制作,打造一把藏刀至少要十几天。正是因为沿袭古老的打制工艺,藏刀才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规格尺寸上分,藏刀大致为长刀、短刀和小刀三种。长刀最长的有一米多,短刀约40厘米左右,小刀则仅有十几厘米长。从形状上讲,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有牧区式、康巴式、后藏式等区别;用途也有很多种,市面上常见的藏刀多为旅游商品。
多洛说:“以前藏刀讲究的是威武和实用性,注重的是锋利。现在,买刀的顾客更多的是外地游客,他们将刀当作工艺品来收藏,更注重装饰。” 因此,刀鞘上的花纹成了刀匠们不断琢磨的新课题。
解放前,拉萨地区的藏刀主要是云南人在加工制作。那时,八朗学、吉日巷一带就有很多云南制刀匠人在那里打制各种藏刀。云南工匠所打制的以“康刀”为主,以多彩的花纹和实惠的价格在拉萨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现在,在吉日巷和拉萨太阳岛的藏刀作坊一条街,云南刀匠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的传统,不过其中大都是近几年迁到拉萨的,在拉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年。如今这里生产的藏刀有着较为统一的价格标准和工艺标准,一把30厘米长的雕花康刀批发给商户的价格在100元左右,而在八廓街的工艺品店中这样刀的价格却在200元以上。
2、转经筒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
转经筒有大有小,小的拿在手中即可。这种手摇转经筒又叫作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银、铜等,也分大中小几种。转经筒制作一般都很精美,上面刻的经文和一些鸟兽等图案除了其本来的意义外,还用漆绘彩色装饰,如同工艺品。一些转经筒上还镶以珊瑚、宝石等,更增添了其宗教作用以外的价值。手摇转经筒旁边还开有耳孔,系着小坠子,转动圆筒下面的手柄,小坠子也随之而动,靠惯性加速转经筒的旋转。随着转经筒的快速旋转,转经人认定,他的功德也在快速地积累。
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大的转经筒一般都集中在寺院周围,有专门的转经走廊。一排排不易数清的转经筒被整齐排列固定在木轴上,一眼望去,既感到壮观又感到神秘。
这种大的转经筒呈圆柱形,高近1米,直径40余厘米,一般有铜制和木制两种,铜制的转经筒外形仍为铜的本色。木制的转经筒则多为红色,筒外包有绸缎、牛羊皮等,并刻着六字真言和鸟兽图案,筒里则装满了经文。转动这些转经筒得靠手推,一般轻轻一推即可转动。也有手推也转动不了的转经筒,这种转经筒非常大,其高度可达数米,直径可达两米,筒中可容纳全部大藏经,要想转动它,必须众人协力方可。
3、噶乌
藏族手工银器在西藏众多工艺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银器都是民间手工作坊以其原始的制作方法生产出来的。藏族手工银器的制作工艺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花朵之一。
梵语“噶乌”,即护身符的意思,在藏饰中,一般特指那些可以打开的小盒状的护身符(噶乌盒),有银做的,也有木做的。 嘎乌盒制作多为精致小巧,常常在面盖上饰有精美的藏文化图饰,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
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和西藏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在八廓街,几乎可以看到西藏各种样式和种类的工艺品;因此可以这样说,西藏民族手工艺品的历史和现状,在八廓街你可以一览无余。
在八廓街北街,有一家名叫夏帽嘎布的银器店,别看这家银器店的铺子不大,但在八廓街甚至整个拉萨城是没有不知道它的。这家银器店是一位名叫苏然纳的尼泊尔人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夏帽嘎布在藏语中其意为白帽子,银器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是因为当时许多藏族人看到店主人整天戴着白帽子,于是就不再喊他的名字而称这银器店为夏帽嘎布了。
夏帽嘎布曾在拉萨创建了第一家羊毛洗涤厂,西藏的第一辆汽车也是他们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口拖进来的。可以说,尼泊尔人巴苏然创办的夏帽嘎布为西藏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正因为此,这家店的主人多次受到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接见。
4、铜艺
藏族金属工艺有它的独特之处。铜艺一般有两种制作工艺,一种为铸造工艺,一种为焊接捶造工艺。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较京戏的工艺与之相配合。铸造工艺历史久远,各族、各地的工艺基本相同,其工序为:泥土塑性??翻模??化铜??浇铸??修补打磨??开脸上色(或镀金)??开光。一般铸造工艺都用语体积教小作品的制作,如:小铜像、小型敬佛礼器等。
焊接捶造工艺多用于大型佛像的制作。其工序为:制图??开料??焊接??捶造??打磨??打磨??整形??镀金?拼接??调整??开光。无论哪一种工艺都强调很高的技术性,这对藏族工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Page]
第二大类:木制品
藏族木器家具是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大致分藏柜和藏桌两大类。
藏柜有放书本用的“百岗”,上下两层,书不多时,下层可放衣物。“洽岗”是放食物和茶具的柜子,长四尺,宽半尺,高一尺二、三,柜面雕花漆画,十分华丽。一般喜欢两个同一式样的柜子相连摆设和使用。
藏桌有四种,吃饭、喝茶用的小长方桌,称“觉则”;专门吃饭用的叫“加觉”;可以折合,携带方便的称“德不觉”;专门打牌用的叫“八觉”。藏桌的特点是桌与柜相似,腿很短,只有几雨,桌高二尺多,三面镶木板,一面有两扇门,一般门无拉手,故看上去象个四方柜一样。
藏式家具造型简单,但注重装饰,都有雕刻、绘画,色彩艳丽,花样烦琐,还有用纯银镶边的。传统藏柜制作不使用一颗钉子,像镂刻、雕花等工艺,纯手工制作。藏式家具的材质都是实木,经久耐用,在许多藏族人家,家里的藏箱、藏柜少说也有几十年历史。
1、印经版
经书的印版制作和工艺流程十分考究,可以称得上是精雕细刻,艺术超常。据了解,雕版制作程序大致可以为原材料加工、书写、刻制、校对四道工序。
在制作印版时,根据画版和印版不同图案和文字的粗细要求,选用木材也要严格筛选;凡是雕刻验收合格的印版必须在酥油锅中熬制、浸泡,让木材吸够油,才能使印版经久耐用。雕制刻版前,先由藏文书写员严格按照藏文书法标准和印版的尺寸书写。雕版的书写一般有两种书写方法:一种是将藏文直接反书于胚版上,雕刻之前严格进行校对;另一种方法是将透明的薄纸先裁成与胚版规格相同,然后将藏文书写于样纸上,经过认真校对无误后,将书写的样纸用清浆糊反贴在胚版上;待藏文字迹自然渗透在胚版上,等待样纸干到一定程度后,再用水浸湿,取掉样纸,字迹就会清晰地显现在胚版上。
雕刻工匠都是以师带徒进行培养,在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学生学成之后需要经过严格考核筛选,才能接受的雕刻重任。跟纸面印刷一样,版子初刻出来后,要由专人认真校对、挖补改错,直到准确无误后,再请高级雕刻专家验收。验收合格的印版放入酥油锅中熬制、浸泡十几个小时,再取出晒干,用一种名叫“苏巴”的植物根须熬水清洗酥油并晾干。印刷后的画版、书版也必须冲洗干净,再放在房顶上晒干,上酥油;待酥油全部浸入木版内,再阴晾上架。印版在印刷员搬运过程中也有严格的操作程序,绝不允许印版之间发生碰擦;印版保管要随时检查有无虫、鼠损坏。在印刷过程中,刷墨和印制滚筒必须是自制的木织垫,其它印刷工具均禁止使用。
印版雕刻的工具主要有8种:切撒,用于刻边框;撒克叫,挖行距槽及长腿文字;切古,用于起头;布松和米松最为常用,前者主要对付方形字母的笔划,后者则用于挖眼及处理圆角字母;其余有马捞(挖斜面)、改松(挖空格)、佐松(修改、打眼)等。
雕刻经版是件费时又费力的工作,通常雕一块经版需3-4天时间。
2、酥油桶
酥油是藏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藏民传统提炼酥油的方法俗称“打酥油”,工具:一只木制酥油桶(藏语“洞磨”);内有一块比内径略小的木板(藏语“迦洛”),木板上正中有一根长柱,需高出桶深,木板上还需要有四个小孔;桶顶有木盖;另外还需要一个盛水的大盆。
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四尺,口径近一尺;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茶桶,藏语叫“甲董”,高二尺左右,直径约半尺。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铜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搅拌器的“甲罗”制作相对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四个直径为四公分的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半尺的木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红松,因为这种木料无节。
制作酥油茶要先将砖茶熬好,倒入木桶加酥油和盐,不断搅拌。现在也有电动的打酥油茶的机器,而藏地老百姓仍然喜欢喝通过木桶手工打出来的酥油,那种口感是冰冷的机器所无法取代的。
3、木碗
藏民喝茶多用木碗,有的木碗还要用银托底、加盖,银上多有各种雕刻。制木碗的原料,一般用桦木、成巴树、杂木雕琢而成。杂木做木碗,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
制作木碗不是简单的事。一要上山选材,以节大、疙瘩多的树为佳;二是风干,造出的树节、树段风干十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三是制坯;四是细磨,这一工序要求精工细作,做到四周厚薄匀称,划线准确,碗底平稳;最后是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区一种加鱼草挤汁涂抹碗壁内外,成为桔黄色,使木碗美观、色鲜。
西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储存物品的盖碗。木碗不易破裂,不烫嘴、不变味,藏民还多用皮质碗套,携带方便。木碗中尤以普兰木碗最负盛名。
[Page]
第三大类 织品
藏族的纺织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鲜明浓厚的民族特点。主要包括地毯、氆氇、卡垫、围裙(帮典)、藏被、服装、藏包、藏靴等生活用品和口袋、背篓、鞍辔等生产工具。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群肥壮的牛羊为藏区的纺织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形成了以牛羊毛为主的纺织工艺体系。牛羊毛纺织一般都要经过剪毛、选料、纺锤纺线、织机编织、染色、剪裁、加工、成衣等工艺程序。毛纺织品具有结实耐用、柔软、保暖性能好等优点,特别实用于高寒地区,深受广大藏区的青睐。
藏族围裙色彩艳丽、风格粗犷明快,绚丽多彩,犹如雨后一道道彩虹。地毯、卡垫柔软细腻,色彩鲜艳,冷暖色在对比中完美和谐,图案纹样丰富。西藏江孜、拉萨、贡噶、浪卡子、朗县、丁青、察雅的地毯,贡噶县姐德秀的围裙帮典,浪卡子县的藏被,都是传统纺织工艺中久负盛名的工艺产品。
1、氆?
氆氇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用于制作衣服和坐垫,有不同粗细等10多个品种,手工生产一般用纺锤捻线,织机织造,宽约40厘米。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氆氇曾是西藏主要贡品,以扎朗、浪卡子、江孜、芒康等地产的最为著名。
藏区各地服饰大观
藏区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大,各地区的服饰也有所不同,但其主要特点均为:
肥腰、长袖、大襟。
1)卫藏地区牧区,农区服饰不同,日常服饰比较简约,男士服装为斜襟,女士则为对襟。节日时要穿盛装。 作者提供(下同) 图3791(盛装);4040(牧区,氆?为原料的服装)
2)安多地区男子服饰多喜用虎、豹、水獭皮做边饰,这一习俗与土蕃王朝征战有很大关联。据说那时候的虎豹皮是用来奖赏勇猛的武士,而狐尾是用来羞辱败兵的,后来发展成了服装的边饰。安多女子多在发辫上镶嵌了大量珊瑚、绿松石、贝壳作装饰。服装色彩十分艳丽。
3)康巴地区男子蓄发,用象牙或牛骨(也有用银饰)的粗大圆环套住发辫,还要用红缨装饰,称为“英雄结”。传说,以前只有勇士才能佩带英雄结,而判断勇士的方法是男子要与一头熊斗智斗勇,直到把熊累趴下了就算“勇士”。女性则在头顶有豪华的装饰,通常是用硕大的蜜蜡或珊瑚。
4)工布地区 工布地区服装的特点是:没领子,没有袖子,衣长及膝,似裙。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以前,工布地区是一个部落,部落王名叫阿钦杰布,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臣民他要率兵出征打仗,出征前臣民们为他祈祷祝福,后来战争胜利了,可阿钦杰布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连头和四肢都被敌人砍掉了,几位阿妈用自己织的氆?为他缝制奠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都穿上了这种没领、没袖子的奠服,经过多少年的发展至今也没有改变。
4)嘉荣藏族 在农区其装饰物简约许多,多是一块刺绣的头帕包裹头顶,帽子也比较简单,强调实用性。而在牧区,经常要转场所以会把全部家当都披挂在女人身上。
2、藏毯
藏语叫“年森”。藏毯大体分为三种,一种用牦牛绒捻纺的毛线和羊毛套织而成 最佳的长毯,可以变了样式不变花纹,质地柔软、美观大方、重量轻,适宜在藏南气候温和的地方用。第二种是用绵羊的细毛捻的毛线织成,这种藏毯有素色和花样两种,花样藏毯用彩色毛线织成,这种毛毯也较薄,城市居民普遍喜欢。第三种是用牦牛毛和羊毛线混纺织成,混纺强的藏毯,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深受农牧民的欢迎。这种藏毯,比较粗厚,耐磨耐脏,适合外出旅行之用。
牧区使用平整厚实、保暖性强的藏毯作为被子、褥子,经久耐用。
3、藏被
藏被一般有两股线、三股线、四股线和高级藏被四种。一床藏被轻的约十斤,最重的二十五斤,可以用几十年不坏。有柔软、平整、厚实、保暖性强的优点。
4、藏帽
藏式帽子有着如同藏族服饰的华丽富贵与用料考究的,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等特点。藏帽,一般有东毛冬帽和冬帽之分,按其特性,又可归纳为“普通帽”、“官帽”、“僧人帽”、“艺人帽”和“军人帽”等五大类。
藏族民歌中唱道:“狐皮帽子毛儿黄,轻风吹动象波浪”。在藏式各种帽子中,狐皮帽是最漂亮的一种,也是他们冬春季节戴的最多的一种。常见的狐皮帽,帽筒分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用软缎、织锦缎等缎料缝制而成。圆顶帽筒的圆顶,多用数片色彩各异的绸缎叠压而成,看去象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一般狐皮帽高约二十厘米,围帽筒上卷一周,后有一开口,两边各缀一彩带。帽沿是狐皮帽的门面,多镶棕红、轻软、蓬松的藏狐皮。藏狐皮与赤狐皮一样,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皮毛,一张上等藏狐皮,售价高达二、三百元,一张藏狐皮可制两顶狐皮帽,也有整张皮制一顶帽子,故连同帽面和帽里用料,缝制一顶狐皮帽,往往要花去几百元,在帽类的价格中,也算够昂贵了。
藏式帽实用性较强,也讲究美观,但其中的达官贵人的帽子有较严的规格,能显示不同等级。五世达赖时,专门组织专家参考古代藏仪和明代藏仪,就各个等级的着装,帽式及佩饰大小都作了详细规定。从属于官帽的夫人小帽子虽没有具体的规定,但约定俗成为大贵族夫人戴“木第巴珠”(珠珠冠);而一般贵族夫人只戴“曲鲁巴珠”(珊瑚冠)。“巴珠冠”的样式有“羊角型”、“三角型”、“半月型”等较多。做法是藤条扭成的帽架上饰满珍珠、珊瑚、玉、松石等珠宝。手工精美,堪称一绝。
藏式帽子有着特定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无论哪一类型的帽子都遵循了一种从实用到审美的规律,同时,帽子为全身之顶冠更注重它的高贵,并以特殊标志,深受广大藏族人民的喜爱。
5、帮典-围裙
羊毛织成,色彩鲜艳。通常是已婚妇女系戴,藏族人认为妇女不围“帮典”会使他的丈夫不吉利。传说“帮典”是在500多年前,藏族先民根据雨后美丽的彩虹编织而成。山南贡嘎县姐德秀地区产的帮典最著名。
6、藏靴
有皮质和布质两种,多红、黑色相间。布制的上面要绣花。厚底,多用牛皮制成。
7、卜旦-垫子
面料多是帆布,内絮碎羊毛、牛毛、青稞杆等。藏民多用作床上的垫褥,也有很多人把它当作“小型沙发”。
8、风马旗
风马旗一般被称作经幡,藏语称“隆达”。
风马旗起源于原始的祭祀文化,是一种“送魂幡”。现在的风马旗的内容有很多,有的印有各种经文、佛像、佛塔等,有的印有各种动物图案,龙象征繁荣,狮子象征勇气,鹏象征生命力,虎象征身体,马象征灵魂,马背上驮着象征人们善良愿望的如意宝瓶。风马旗象征了运气、吉祥。
经幡有纯白色的,也有五彩的。五彩经幡的颜色及顺序为:蓝、白、红、绿、黄。这五种颜色的顺序不能颠倒,且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蓝-蓝天,白-白云,红-火,绿-水,黄-土。风马旗被系于山口、湖边、房顶、关隘等处。风吹过,风马旗飘动,藏民相信风吹旗一次,功效同于将旗上的经文诵读一遍。
还有一种正方形纸片做成的“隆达”。印有经文或马驮财宝等吉祥图案的六色纸片。通常藏民在经过山口、渡口的时候都会向天空抛洒,并高喊:“普拉嗖??扎拉嗖??呦拉嗖??”。
9、哈达
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许哈达更接近生活用品,“一条哈达陪伴着一个藏族人的一生”。但哈达从蒙古传入藏区最早不是在民间使用,而是最先在佛教场合使用的宗教礼节。
哈达除了白色外,还有灰色、红色、黄色、蓝色等。彩色的哈达通常敬献给佛和喇嘛,在俗人之间,只使用白色的哈达。
[Page]
第四大类 陶器
西藏的制陶业历史悠久,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昌都卡若遗?中,即发现有制作精美的陶器。但是,西藏的制陶技术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的陶器生产仍然是品种有限,工艺也处于手工状态中。
制陶的燃料一般用草皮和牛粪,草皮通常要在9月以后铲下来晒,晒一个多月才能彻底干透。大多做陶人家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一月做陶,其余时间干农活或者外出打工。
陶土有两种,一种是红土、一种是白土,要混合来用。这两种陶土学名统称高岭土,塔巴村一带地质层内这种土的含量很丰富,这就为“陶村”的形成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塔巴村的村民就开始做陶了。做陶器的工具都是木制的,有木拍、木刀、钻孔木棍、木质雕花刀和转盘等。木制转盘是一种原始的拉坯机,用来制作陶器最主要的工具,除了手捏的小件外,其余的都要放在这上面制作。操作转盘是一件技术性的工作,坐在转盘前的人都是家中的技术好手。它不像和泥,只要像揉面那样将陶土和水揉匀、整坨装进塑料袋里放在阳光下醒着即可。
陶坯的制作工序主要有:拍器底、安器壁、安口沿、安器嘴和器柄,其间还要进行打磨抛光,最后在不同部位雕上花纹。整个过程需要左右手脚相互配合、各种工具穿插运用、多样手法交互进行。那些较复杂的器具,一个技术最熟练的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做3个。
制好的陶坯还要放进地窑或是屋角的专用木架上阴干,一般晾上3天就可以装窑。也可以烧上一堆牛粪火,将陶坯放在周围加温烘干,这样会快一些。
进窑烧制以前还有一个上釉的过程,这对我来说是个异常奇妙的过程。上釉时需先将铝矿石粉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兑上一定比例的水,搅匀,然后用猪鬃刷满整个陶坯的外面。果果告诉我,酥油灯、花盆等只烧一遍的器皿,直接往陶坯上刷上釉粉装窑就可以了。而青稞酒壶等那些需要烧两遍的器皿,第一次装窑时不上釉,要第二次烧制前才上釉。
刷了釉粉的陶坯全是一色的铅黑,放进窑里烧上十来个小时,出来后竟脱胎换骨?变得光洁闪亮并呈现出细微不同的色彩,似变魔法一般。据当地艺人介绍:只用铝矿石粉一种材料上釉,烧出来的陶器是红的,会显得有些单调,他们有一个上釉的诀窍,是将铝矿石粉兑上水放到窑里与陶器一起烧,让它结成块,再把结块敲碎研成粉末,与铝矿石粉以3:7的比例配料再上釉,烧出来的器皿就会红中泛绿。塔巴乡用这种方法烧出来的物件是独一无二的,是西藏陶器中的上品。
西藏常见的陶器有“括玛”,用来煮“土巴”、面团的陶器;“乍括”就是煮饭用的双耳大肚罐;“美括”,热饭热茶、保暖用的火炉;“乍玛”,我们常见的酿青稞酒用的缸,就如内地的酒坛子一样;烙饼子用的“帕琅”,盛酥油茶用的“括地”,以及栽花用的“梅朵括玛”,腌菜的坛子,各式各样的酒壶,等等,都是西藏日常生活见到的陶器。
[Page]
第五大类 石器
西藏的石雕艺术是因为西藏的宗教而产生的,源远流长,分布甚广。从远古巨石崇拜的遗存,至散佚于大山大野之间的玛尼石,比比皆是。以往国内外对西藏雕刻艺术的评介,往往偏重于寺院与贵族所藏的金铜作品,而忽视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石刻艺术,致使这异常丰厚的艺术瑰宝,鲜为人知。
藏族无论男女,都离不开佩戴饰品,这些饰品如天珠、珊瑚、绿松石、蜜蜡等,都是西藏石器手工的精华。
1、石刻
在西藏的民间雕刻艺术中,若论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的,首推玛尼石刻。在西藏,凡是能到之处,无不有玛尼堆存在。玛尼堆是构成西藏高原宗教氛围的重要环节。玛尼堆也称“十万经石”堆,是人为的神圣所在。据雕刻匠说,这些石头上的经文是应死者亲属的要求而刻的。一般说来,刻《度母经》的比较多。虽然扁幅不长,但通常要刻大大小小几十块石头呢!更多的只刻六字真言就行了。除了刻在石板上的玛尼石刻,也有刻在岩石上的摩崖石刻。
西藏各地的玛尼石刻因各自需求、趣味和材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趋向。西部阿里的鹅卵石玛尼古刻古典高雅;前、后藏腹心地带玛尼石刻较少图案但尚存少量珍品。只有在藏东,充满宗教感的红山脉红土地上,高耸的玛尼石堆历经千年风雨,在寺旁、乡间颠连成片。岁月在这些红褐色的苔藓,显出古旧的年代感。线刻纹路也风化得模糊,但掩饰不住令惊叹的艺术魅力。各类神祗的造型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浑圆的土红卵石无边无际地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生动的藏文,充满了宇宙感。这些石头上的生命兀自静默,构成一个超越时空的高渺而永恒的境界。
9111这位藏民买了一块刻有动物猪的石板,原因是他曾经杀过一只猪,而这块石板上刻有忏悔的经文,他要把石板放在寺院附近玛尼石堆上以求忏悔。
2、“擦擦”(tsha--tsha)
“擦擦”(一词源于梵文的sa-chaya, 意思是“真相”或“复制”)是一种用凹形金属模具塑造的一种小泥塔或小泥像。
将泥土和好后放入各种模具内,填满,去掉多余的泥,抹平,在平板上下扣,晒干后放在寺院周围,祭祀山神处,煨桑台等圣地。有的在泥土里掺进金、银、绿松石、玛瑙、珍珠、珊瑚等宝石的粉末以示贵重,还有将活佛火化后的骨灰与泥土一起混合制成擦擦,多作为圣物给佛塔、佛像装藏。民间也有习惯当家人去世后,将其骨灰和泥做成擦擦放到各个神圣的地方。
3、玉石碗
提起玉石碗,人们便想起日咯则仁布县来。仁布县境内玉石蕴藏丰富,且色泽多样,有绿色、绿白色的。丰富的玉石矿藏使仁布成了玉石碗的故乡。
仁布的玉石碗经过粗打、细磨和雕刻等工序,可以制成各式透明、美观、耐用、风格独特的碗。加上在碗外壁刻上各种花纹,便成为贵重物品了。
玉石碗是一种工艺品,除了实用外,更有观赏价值。此外,仁布县还用玉石生产酒壶、洒杯、鼻烟盒、糌粑盒等十多种小巧的用品。仁布的玉石碗,深受农牧民欢迎。但目前还没在周边各省和外贸打开市场。
[Page]
第六大类 藏药
西藏医药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宇拓宁玛?云旦贡布,著有《四部医典》。西藏地区药材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最有名的藏药:冬虫夏草、麝香、贝母、藏红花等等。而成药的原料有金属类、矿物类、植物类、动物类。几乎所有金属都可入药,矿物中的珊瑚、玛瑙等也可入药。藏药原料大部分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具有药力强、纯净、无污染的特点,是纯天然药物,藏药制造也具有很多独特的方法。
藏红花
虫草
藏药制作工艺独特,药性较中药猛烈,因此服用量很小就能治大病。藏药和中药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藏药和藏传佛教的联系,有些藏药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有念经、祈祷的程序,这就增加了它的神秘性。
如今,千百年来一直靠手工制作的藏药已经能够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批量生产。
[Page]
第七大类 藏香
传说藏香是松赞干布七大贤臣之一的吞弥桑布扎教会藏族同胞制作的,他是藏文的发明者,传说中,他还教会了藏族人民制造藏纸和雕版制作的工艺。
传统的藏香制作工艺主要是利用柏树的树段,经过水车长时间的打磨,与纯净的雪山溪水混和,制成木泥,然后加入多种香料和药材,用传统方法挤塑成条状,再经过高原阳光的晾晒而成。
藏香,是西藏民间日用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用它朝佛、驱邪。凡是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在藏传佛教的许多经文里,都记载了藏香的制作方法,在数千年的尘封的记忆之海里,到今天仍然能够浮出水面的,一定会有智慧的指引。据说,有些经书里记载的配方中,藏香的配制原料高达数百种。还有人说,曾经见过原来有过一种藏香,点燃后,香烟上升到人的鼻子的高度就不再上漂,形成一种烟层,将人环绕在一片圣洁之中。但是,那些都只是传说。
在藏区,制作藏香的历史最悠久的,就要属尼木县吞巴村了,所以,如果说藏香而不说吞巴,就好比说足球不提巴西一样。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使吞巴必然要与藏香联系起来,那就是吞巴村是目前全藏区最大的藏香原料生产基地。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这种联系,成为一种必然。
吞巴在拉萨以西100公里左右的地方,在一条从远处的雪山融化的冰雪,形成一条小河,日夜不停地滋润着这块土地,为这块宁静的山谷,带来了灵动,创造了传奇。
据考证,尼木的藏香的生产历史超过了一千年,但是由于地形的偏远以及原料的难求,这里一直只是生产藏香的原材料,也就是香泥,然后就是一些低档次的藏香,以供应周围的普通藏民。他们并没有制作高档藏香的传统,因为那样需要大量珍贵的原材料。
藏香大多是藏医师们按照藏医书中记载的方法研制成功的,主要采用价格昂贵的麝香、穿山甲、檀香、肉豆蔻、野丁香等药品,渗进草果、樟脑、沉香、芸香、黑香、白芸香、茯苓、冬青子等25种药品炮制成粉,调和为泥状,再加工成人们所用的藏香,用它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疾病。
敏珠林寺则是西藏最著名的高档藏香的供应地,它所生产的藏香,甚至被指定为达赖喇嘛的专用藏香。如今藏香已经进入了机械化的生产,但是,据说仍然是使用古老的配方。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仍然保留了手工的传统,他说,他的这些藏香,主要的客户来源于台湾、东南亚一带,客户指定必须要手工制作的,而且,从他自己感觉来看,机械生产的藏香确实不如手工生产的味道纯正。
藏香的制作过程,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实很简单:1.先将采回来的藏药材原料经过香师[水磨法]或[火煅法]处理,使其药性增强及毒性减弱;2.再将各种柏枝用水磨磨细,然后将各种天然藏药材和天然香料碾碎,制成粉末状;3.将所有制作成粉末状的原材料用水调和成糊状,并放置一段时间(时间有严格规定);4.全手工采用专用的制香器具在阴干架上将其制作成条状;5.将制作好的藏香在室内阴干,筛选良品扎五色线包装成品。但藏香的配方依然神秘,据说尼木村中曾有一位老人手里有一本祖辈传下的“香经”,记载吞巴藏香的180多种配方与工艺,但随着老人的故去,该经也下落不明。
[Page]
第八大类 藏纸
藏纸为西藏所独有,过去,西藏有五大藏纸,生产曾遍布西藏。但目前还在生产的,唯剩雪拉藏纸。
雪拉藏纸为纯手工制作,以有毒性的狼毒草根部做原料,最大的特点是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损、不浸墨、不遭虫蛀、无酸性。纸张相当有韧性,团成一团后可自动缓缓展开,折开慢慢会消失。很多用其制作的文史经典,已保存千余年至今仍完好无损。
做藏纸是件很累很苦的活。除采集狼毒草外,藏纸制作有六道工艺,加起来有七八个小时,由于狼毒草根部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对手指关节、眼睛和胃都有不良影响。
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是雪拉藏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出自它的原料??狼毒草。狼毒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冲积扇地,由于用的是根部,采摘时对环境破坏较大,而采摘后,需要5至10年的时间它们才能重新生长。2006年5月,藏纸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现代造纸工业冲击下,藏纸相关工艺和产品一度近乎消失,仅在寺院经书刻印领域有少量使用。如今却有位将千年藏纸变成时尚商品的老人,他就是年近花甲的藏族企业家强巴遵珠,他引进现代造纸设备,使产品由单一的藏纸发展到仿动物皮张纸、木纹纸、缎纹纸、绘画纸、包装纸等多个系列,由此衍生出来的工艺品达40多种,其中用12张杂志大小藏纸手工绘制的释迦牟尼成道故事图集,一套售价高达1700多元人民币,藏纸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不仅如此,用犀牛皮作封面的签字本、挂在墙上的整张藏羚羊皮都是用千年藏纸做成的,用藏纸制作成的商品还有五颜六色的灯笼、藏戏里的传统面具、古朴的像框以及精巧别致的首饰盒,让人仿佛走进了古老而深厚的雪域文化世界。
[Page]
第九大类 酥油花
西藏,扎什伦布寺喇嘛在制作酥油花。酥油花用酥油作原料,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
酥油花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上等酥油为原料制作的一种油塑艺术品。一般在寺院作为给神佛的供奉,图案有各种花鸟、神佛故事等。
酥油花相传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在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从奉一束酥油花,后在西藏成为习俗。其后传到塔尔寺,而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渐成为一绝。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便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经数百年的钻研,塑造技术已达到纯青的程度。
制作酥油花的过程较复杂,方法独特,以酥油为主料,按比例掺拌其它各种自然矿物颜料加工制成所需的坯料揉捍均匀,用木制雕刻工具敷塑在制好的初坯上,根据构思和设计,扎好骨架,再从粗到细逐步塑制。小巧精细的小部件,可选用小竹签或细铁丝来制作,做好后再插到所需的一个部件上去。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受体温融化影响造型,所以必须在冬天进行,制作中还不时将双手浸入冰块的冷水中降温。酥油花的整个制作过程是十分艰苦细致的。
[Page]
第十大类 唐卡
“在藏族人眼里,八廓街店里的唐卡几乎都是印刷品,多数从尼泊尔的制作工厂里而来,那不是真正的唐卡。真正的手绘唐卡都用矿物颜料而不是化学原料。”平措多杰是拉萨著名的唐卡画师,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教学生画唐卡。
唐卡画师一般从十一二岁开始学,几乎都是亲戚熟人家的孩子,不收学费,要出师,一般人要8年,平措多杰学了整整6年,出师后从日喀则来到拉萨,一呆就是17年。
唐卡是一门以表现宗教题材为主的重彩装饰绘画艺术,藏文意思是以藏传佛教为题材并绘制在布或丝织品上的卷轴画,多挂于寺庙之中作拜祭用。千百年来,在全藏区广为流传,被视为艺术珍宝,常以红、黄、白、蓝、青等斑斓的色彩来完成艺术表现。
画唐卡前,需要先开光,画者要沐浴更衣,心态平和。在以前,仪式更为复杂,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颂念经文,奉献供品或发放布施,上师还通过观修祈请神灵??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之后,才能进行绘制。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或护法神,还要根据所画的本尊或护法神举行密宗仪式、观修等。对画师的衣食住行也有严格要求:在绘制期间严禁吃肉、饮酒、吃葱蒜、禁女色。而现在,唐卡更多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宗教色彩淡化了许多,仪式也简化了不少,但是虔诚、神圣、节制私欲却是少不了的。
唐卡具体绘制的过程是这样:根据画面大小,将白布用绳子绷在特制的木框上,涂上一层胶水,于后用胶水和粘土混合成糊状涂在布的两面。待干后,一边用布头沾水涂在布面,一边用光滑的卵石进行打磨,经反复打磨后,布面平整光滑,干后就可以起稿。
起稿时必须严格依据画佛像的尺度,藏语称“提康”,意思是“线房”。任何佛像或坐或立都有相应的造像尺度,如果不按尺度,就不能成其为佛像,也不能开光。起稿一般用烧制的柳木炭条,完成后用淡墨线勾画定稿,然后就着色、分染、勾色线,最后描金。绘制完后请高僧活佛进行装裱,即在佛像的额、下巴、颈等背面写上“翁”、“啊”、藏文或梵文明咒,并用各种彩缎进行装裱,藏语称“故夏”,然后送寺庙内请众增颂经进行开光仪式,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画上,唐卡才算有灵气,才能成为圣物,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平措多杰的唐卡,比其他画师还多一道工序,在画完后,用师徒代代相传的天珠打磨画面,经过天珠打磨的画面,更显光泽,色泽更鲜艳。
平措多杰告诉我们,一副长60CM左右,宽45CM左右的普通唐卡,一个人需要画3个月左右。如果画面复杂一些,时间会更长。房间里在画的几副唐卡中,最惹眼的是一副已经画了8个月快要完工的长约200CM,宽165CM的巨型唐卡,“画完佛祖释迦牟尼,才算画完呢,还需要半个月的样子吧。” 画唐卡极需要耐心和忍耐力,许多笔画要在放大镜下才能清楚地看出每一笔,是极细致的活儿。
最初的唐卡起源于何时,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从唐卡的功能和形式来看,它和藏民族祖先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崇尚佛教的雪域,需要有一种可以随身供奉的圣物来赞颂佛陀,唐卡这种宗教艺术形式自然是最理想的载体。流传至今的藏族传统嫁娶仪式中,迎亲队伍前悬挂唐卡引路感谢神灵保佑;在野外演出藏戏时,悬挂汤东杰布唐卡于场中以示崇拜;很多地方祭山神,观风水,修房屋时悬挂唐卡进行祈祷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唐卡技法逐步完善,形成了重要以佛和菩萨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唐卡艺术。唐卡品种多种多样,有绘画、刺绣、堆绣、贴花及珍珠唐卡等,现在以绘画唐卡为主要形式,以珍珠唐卡为最珍贵,山南昌珠寺的观音菩萨休憩图是珍珠唐卡的典型代表,又以堆绣唐卡最具艺术特色,青海塔尔寺“三绝”中堆绣便是其中之一。
唐卡艺术近些年越来越吸引众多的收藏者青睐,2005年,一副“清御制刺绣释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成交价已经达到了82.5万元。平措多杰也知道唐卡的价值,去年有一个台湾收藏家到西藏买唐卡,在八廓街淘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见到心仪的唐卡,最后在平措多杰家里一口气买下了这12幅唐卡,台湾客人给平措多杰32万,但他按照卖给藏族的价,只要了15万,他说,唐卡不是用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唐卡最具有悬挂和收藏方便的特点,如今这一古老的吐蕃艺术越过寺院的高墙,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庭。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