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线”是英印政府一手炮制的“中印边界线”。早在1913年5月至11月,西姆拉会议召开前,英国上尉贝尔等受麦克马洪线派遣,沿中印度边境东段的传统习惯线(沿喜马拉雅山南麓,邻接印度阿萨姆平原),到历来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管辖的门隅、察隅、王珞隅三个地区踏勘,绘出比较详细的地图,并另行标地划出一条基本上沿着喜马拉雅山脊,从中国、缅甸接壤处到中国、不丹接壤处的“中印边界线”。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有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即东段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喀喇昆仑山脉。“麦克马洪线”是英印政府一手炮制的“中印边界线”。早在1913年5月至11月,西姆拉会议召开前,英国上尉贝尔等受麦克马洪线派遣,沿中印度边境东段的传统习惯线(沿喜马拉雅山南麓,邻接印度阿萨姆平原),到历来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管辖的门隅、察隅、王珞隅三个地区踏勘,绘出比较详细的地图,并另行标地划出一条基本上沿着喜马拉雅山脊,从中国、缅甸接壤处到中国、不丹接壤处的“中印边界线”。
西姆拉会议期间,贝尔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突然向夏扎提交了绘制出的“麦克马洪线”地图,要求西藏方面将该线以南的门隅,珞隅,下察隅地区全部划归英印所有,而以英国支持西藏“独立”并帮助赶走驻昌都等地的川军作为交换条件。
但是,当时中国发国政府指示其全权代表陈贻范拒绝在《西姆拉条约》上签字,并声明不承认英藏双方代表“本日或他日”签署的任何条约和文件。这就是使得不仅这个秘密换文非法、无效,也使得整个西姆拉破产告终。
英国人由于做贼心虚,多年来不敢公开地把这条线标在地图上。1936年,英国殖民地官员奥拉夫卡罗埃爵士发现印度的边界的准确位置和原貌多多少少不为人所知,于是建议,收回关边界的出版物,并以完全相同的版本代替,只有经过篡改的“麦克马洪线”除外。这是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英印方地图上首次出现,但由于伦敦没有能够收回旧版本,事情又被揭露出来。
这样,“麦克民洪线”所圈定的这9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英印地图上一直标明“未定边界”,但英印殖民者却一直在秘密蚕食这片地区,到1949年前由印度殖民政府完全占领,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向噶厦正式提出,以给西藏提供外汇作为购买美国黄金,帮助西藏实现“独立”为由,交换得这片广袤土地。
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战争中,另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悉数撤回至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于是,印度人又回到那里,耕作建设,繁衍生息,现在,这里已成为印度六七百万人口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