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2007-6-17
五月的雅砻,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蔚蓝色天空中,白云平铺,霞光万丈。细细的雪线在群山顶上蜿蜒伸展。雅鲁藏布江如同邻家待嫁女儿,碧流如玉,清澈见底。沙渚洁白,妩媚动人。两岸防护林带郁郁葱葱。路旁低矮的沙棘开满紫色的小花。田畦上的冬小麦开始抽穗,青稞在晨风中摇曳碧绿的叶片。又是一年春上时。
从泽当出发,沿雅鲁藏布江西行30公里至扎朗县扎其乡,从公路边拐进一条河谷,南行8公里即到达敏珠村。著名的南传宁玛教祖庭敏珠林寺就坐落在小村边的山脚下。
刚进村口,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称为醒目的白塔。在藏区,几乎有寺庙的地方就有白塔。寺与塔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白塔大致分为八种。这座塔因为外面有窗户,里面有梯子可供登临,且供奉佛像,故藏语称为贡玛却典。
沿着村子里的巷道上行不远,便来到庙门。门前杨柳成阴,朝南而开的大门并不显赫,向更象一个富裕人家的大门。进得寺里,是一个麻石铺就的庭院。院子里很干净,也很安静。几个年轻的僧人,手拿红绿手帕,围成一圈,在排练跳神的舞道,那是即将到期来的藏历四月十五日寺院中的重要节目。
经同行的顿珠引见,我们结识了敏珠林寺民管会副主任当却单增。他将我们带到寺里的接待室。室内摆放一圈卡垫,四面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和僧人们用藏文写的心得。大家围坐卡垫上,和当却单增交谈起来。一位年老的僧人给我们端来酥油茶。顿珠端起茶杯,意味深长说了句:寺里的茶特别好喝。
敏珠林寺的民管会主任江白先生已经是古稀老人,不大见客。寺中的事务主要是38岁的当却单增在操持。当却单增是扎朗县人,中等身材,为人谦和,处事练达。1990、1991年曾经中北京高级佛学院进修两年。他对寺院的历史和发展十分熟悉,因此,尽管通过顿珠的翻译,但我们之间的交流亦无大碍。
公元1677年,德达林巴?晋美多吉在原来卢梅?楚马西惹修建的塔巴林寺的基础上进行重修和扩建,并改名为敏珠林寺。寺内原有大小建筑4座,现在已经恢复两座。民主改革前曾有僧人300多人,还有55名尼姑住在寺后半山上。如今尼姑庵已经成为废墟。现在僧侣55人。
喝过茶后,当却单增带着我们来到庭院中。院落南面是一排僧舍。僧舍对面是一座高四层的佛殿叫祖拉康,是寺内主要建筑。一楼的中部为经堂,主供释迦牟尼。左右设偏堂、经堂,后面是佛殿。据说,经堂是初级僧人修行和犯过的僧人思悔的地方。殿内的布局并无特殊,但殿内摆着一圈萨迦寺的包括萨班、八思巴等历代活佛的塑像引起我的注意。僧人解释说,那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敏珠林寺最先要求落实政策,因此得以优先挑选集中收缴后的各寺文物。位于日喀则萨迦县的萨迦寺与敏珠林相隔近千公里,分属卫藏的萨迦和宁玛两派,按说没有这样的联系。我突然想起这两座寺庙的活佛都是实行世袭制,父子相传。是否因为这种关联才导致这种少见的情形呢?这只是我的猜测。
在祖拉康二楼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是敏珠林寺的珍宝室。聚集着各种古老的唐卡、佛像、金塔、经书等珍贵文物。房间内挂着一面镜子,据说是蒙古人送的。曾经有一个蒙古人要求入敏珠林寺。僧人们表示反对,但活佛认为佛法无边,普渡众生,便收留了他。若干年后,这名学成回归的僧人随蒙古人进入西藏。幸亏他的周旋,敏珠林寺才免遭破坏。佛家人认为这是因果轮报,福田妙应。
站在祖拉康顶楼,扎其河谷风光尽收眼底。这真是个山川形势,风水绝妙所在。东面是哲布山,南面为却丹山,北面为丹玛山,前面开阔的山谷,美丽富饶。坐落其间的敏珠林寺,是这一方人民的精神和信仰的皈依。
祖拉康旁边是桑俄颇章,亦为前面经堂后面佛殿的传统布局。这里是僧人修行密宗场所。敏珠林寺是西藏红教宁玛派三大寺庙之一。藏语宁玛意为“古旧”。宁玛派所传的密法是吐蕃时期的译传,通称“旧译密咒派”。宁玛派主要有经典和伏藏两大传承系统。经典是指对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密法的译传。伏藏是指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经典,到后弘期发掘出来弘传于世。伏藏分“南藏”和“北藏”。宁玛派特别注重伏藏。不到400年历史的敏珠林寺就是因为弘扬“南藏”而成为南传宁玛派祖寺的。也正因为如此,朗达玛以前称为“宁玛”,现在则称为“桑玛”(印度语译音),意为新教。至今,敏珠林的喇嘛对梵语、古藏文、藏医学和历算均有很高的造诣。
桑俄颇章内有一座偏殿,供奉着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法王、寂护大师和寺庙创始人晋美多吉的塑像。前三者是著名的桑耶寺的创始人。他们之间还流传一段故事。说是他们三人的前世是印度国王的三个儿子。三兄弟为弘扬佛教合力修建了一座白塔。塔成之后,三人非常高兴,分别许愿说,将来要转世到东方做一个传佛的国王、传佛和保护寺庙僧人。为修塔辛苦的一头老牛见三兄弟自己许愿,忽略了它,十分生气,就私下也许一个愿:将来转世做灭佛的国王。刚好一只鹰飞过,听到老牛的许愿后,也许下一个愿:将来转世作杀掉灭佛国王的活佛。
许多年后,他们的愿望真的在西藏实现了。三兄弟转世成为桑耶寺三个创始人: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法王、寂护大师。而灭佛的朗达玛就是那只老牛的转世。朗达玛灭佛之后,造成社会动荡、宫廷混乱,两个王子被近出走。一个去了曲松,创建了拉加里王朝;另一个走得更远,去了阿里札达,创建了辉煌的古格王朝。而那只鹰则转世成为洛扎拉隆寺的活佛。因不满朗达玛的灭佛政策,袖藏利刃,刺死朗达玛。为表彰其灭朗达玛有功,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赠予了大量的庄园。偏安一隅的拉隆寺一度成为西藏最富有的寺庙。这个传说和历史混合的故事,真是有点耐人寻味的。
寺庙中的活佛世袭传承方式现在并不多见。据我所知,现在还延续着活佛的世袭传承方式如花教萨迦寺、红教的毛吾角寺等为数不多寺庙。15世纪后,由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的崛起,黄教盛极一时并延续至今,活佛的传承更多的是采取转世的方式。敏珠林寺世袭活佛制度,与它的起源和历史有极大的关系。早在9世纪中期,吐蕃法王朗达玛禁佛,一些分散在民间的带发修行的密教得以幸免。他们以父子、叔侄传承的方式继续佛法的传播,并把原始的苯教的一些咒语、仪式和神祗吸收进来。这也许是宁玛派世袭传承的起源。
从晋美多吉传世开始,敏珠林寺的活佛已经传承12代。因为是世袭制,敏珠林寺的活佛可以结婚。活佛去世后,由长子继承。如果活佛有几个孩子,长子以下的都不能结婚。二儿子成人后当堪布负责教授僧人经文戒律。其他的男人作普通僧人,女子作尼姑。历史上没有出现敏珠林寺活佛没有孩子的事情。但在第10世出现全部都是女儿的情形。根据宁玛派的教规和莲花生伏藏经文指示,敏珠林寺寻找到了合适的继承人。
藏香敏珠林寺的特产,在藏区的名气不小。传说是寺庙创始人晋美多吉发明的。最初的用途是供神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明敏珠林的藏香可以预防传染病,尽管价格不菲,亦受平民百姓的青睐。去年的SARS流行,更是让敏珠林寺藏香声名远扬,风行一时,供不应求。当却单增说,敏珠林藏香的配方有34种,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只有30多种,还有3、4种配方要靠师承之间的口传心授。当初晋美多吉并没有规定配方只传本寺僧人,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配方秘不外传的传统,只在寺庙中的少数人之间传授。目前,能够掌握配方的只有江白和当却单增了。
藏香加工点设置寺中略显破败的南杰颇章内。加工程序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从原料加工、成型、整理凉干和包装几个环节。除挤压成型外,都是手工操作,因此产量和成品率较低。三个工人在外间负责研磨原料。而在内间,一个工人负责操作成型的机器,七八个工人负责摊凉。
藏香的原料主要是植物和动物性的。而少量的原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种水边采集到的石头,据说其中间有气泡,这种气泡也是原料的一种。尽管当却单增言之凿凿,但我简单的在脑无论如何那想象不到是如何采集起来的。我更愿意相信是僧人们加在藏香配方上的神秘阴影。
但还是有些真实的而又是我从未见过的原料。当却单增随手从旁边的一个蛇皮袋中抓出一把头尖尾圆的叶片状的东西,大约两厘米长一厘米厚,硬硬的,闻起来有一股腥味。说是产自印度南部的一种鲨鱼鳞,藏语音为:那给(LaoGei),而且只能先用成年的鲨鱼。工人要在青石板上研磨10天,才能将其磨成粉末状以供使用。
僧人们好象对产量、供不应求问题视而不见。有关方面曾经想与寺院联营,改进工艺流程,扩大生产规模,但无果而终。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难以改变,如僧人们更看重的是保守配方的秘密和传统的原始生产方式;原料的配置只能在夏天的少雨季节,而夏天正是西藏的雨季。在传统的原料中,一些来自国家保护动物如麝香、穿山甲等需要通过特别审批程序,也制约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敏珠林寺以宁玛教义薪火相传、独立于世。在历史的风雨洗涤中,更加散发着古老魅力和新生活力。历久弥新。河谷中回响着咚咚的脚步声。这是离藏的匆匆脚步。在深情的凝视中,敏珠林寺成为记忆的定格。
西藏热门旅游线路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Line线上咨询
快速提问
(年龄在12岁以上):
- 1
- 2
- 3
- 4
- 5
- 6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 - 应用-
- Line
- Skype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