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位于扎囊县境内,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哈布日山脚下,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被称为“建筑史上的佳作”。
桑耶寺位于扎囊县境内,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哈布日山脚下,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被称为“建筑史上的佳作”。763年,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亲自选址,由寂护、莲花生大师主持设计并修建了桑耶寺。779年寺庙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等地僧人住寺讲经弘法。当时寺内剃度了七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这七人因而也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历经数年后,这七人被奉为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此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掀起了藏传佛教在西藏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帷幕。
桑耶寺布局独特,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据说是以古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建造的。桑耶寺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孜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罗汉,佛塔为蓝、青、红、白四种颜色,分别代表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佛、涅?四个过程;在东、南、西、北四面接近围墙大门的地方,分别建造了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结林四座神殿,代表佛经上所谓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八小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八小洲;环绕寺院的椭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桑耶寺建筑风格独特,主殿为三层,一层为藏式、二层为汉式、三层为印度式建筑风格,又称“三样寺”。
乌孜大殿大门右侧有一“兴佛盟誓”碑,这座石碑记载了公元779年藏王赤松德赞发布的一道敕令,首次正式宣布佛教为吐蕃的国教。碑文内容反映了吐蕃王室为了与苯教势力所代表的大贵族集团进行斗争,大力扶持佛教势力的历史事实。乌孜大殿门口吊挂一口青铜,由王妃请汉僧铸造的目前西藏唯一的古青铜,青铜能发出五符音,被称“古青铜乐器”。桑耶寺有种古老而神奇的金刚神舞,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佛教在西藏兴起的时候,西藏各大寺院的著名喇嘛都在桑耶寺修行过,桑耶寺实为喇嘛的“摇篮”。桑耶寺内有一对汉白玉石象,高1.05米,造型古朴,线条优美,富有唐代雕刻之风,是该寺现存石雕艺术的珍品。桑耶寺主殿回廊及配殿均有年代久远的精美壁画,面积之大,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技艺之精湛,被誉为“西藏的《史记》”;另外一幅“打马球”的壁画是世界上该项体育活动的最早记载。
这是桑耶寺大殿内景(7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桑耶寺坐落在山南地区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吐蕃王赤松德赞时期,占地总面积近9公顷。该寺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融合了汉、藏、印三家的建筑风格,是西藏古代建筑中最有特色的建筑群。
这是桑耶寺全景(7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桑耶寺大殿内景(7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7月5日,游客在桑耶寺参观。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桑耶寺大殿内供奉的佛像(7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俯瞰桑耶寺大殿(7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是放置在桑耶寺大殿内的法号(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