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农民工党员
青海新闻网讯 在青藏铁路Ⅱ期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点,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挑战生命极限,创造着电力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就是参加青藏铁路Ⅱ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农民工党员。
2005年3月18日,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带领11支民工队看线路。当天,大风裹夹着大雪,风吹得人不能呼吸,大风顶着连汽车门都打不开,加之强烈的高原反应,两支四川民工队撂下一句话:“这地方干不了!”当天就撤离了施工现场。随后,又有几支民工队被高原肆虐的风雪掀了帐篷撤出了工地。
眼看着一批批民工队伍撤离工地,项目部负责同志心急如焚。
“让我们参加这项国家重点电力工程建设吧!我们不怕吃苦。”于是,与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一起转战全国许多重点电力建设工程的我省几支民工队伍留了下来。
“把条件最艰苦的地段交给我,干不好,一分钱也不要。”
说这话的是有着24年电力工程建设经验、曾参加国家重点电力工程的民工负责人???李联合,中共党员。
一些与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有着合同关系的民工队伍因这项工程施工难度太大,不愿参加此项工程的建设。而李联合却带着他的民工队伍上了青藏线。许多民工队负责人认为他傻:“在这种艰苦条件中施工,没有丰厚的回报谁肯和你干?”他的回答掷地有声“人一辈子能干几回青藏线?我就是要和我的兄弟们在青藏线留下这辈子最深的回忆。”
五道梁送电线路基础灌桩时,正值七八月份,高原冻土融化,成为一片沼泽地,一辆挖掘机、2辆吊车、2辆装载机陷入沼泽中,无法施工。李联合买了四车枕木,带着他的民工,将一根根枕木铺在沼泽地上,上面再铺上5毫米厚的钢板,将设备拖十几米,再将枕木和钢板移动到前面。就这样,十几米十几米地向前推进,终于将陷在沼泽中的大型设备移到了安全地带,在全线路首先完成了施工任务,且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都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
“党旗就是我们的魂”
吴吉兴,平安县三合镇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带着村里近百名青壮劳力来参加青藏铁路Ⅱ期110kV输变电工程。承担着风火山段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在常年冻土地带施工,施工难度难以想象,不要说他没干过,就连转战南北的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的职工也没干过。钢钎砸在坚实的冻土上溅起的一串火花,汹涌的地下河在挖开了的基础中咆哮;靠人工要把数以吨计的基础材料运上海拔5100米的高山上,还不许破坏脆弱的植被。许多农民工发怵了,要求回家,施工进度缓慢。
吴吉兴,就是会做工作。他请人从格尔木带来了一面党旗,把鲜红的党旗牢牢插在了风火山顶。“党旗就是我们的魂”,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他放开嗓门一声大吼。
每每在荒原上看到飘扬在风雪中的党旗,农民工备感鼓舞,一名党员带动了10名民工,10名民工又带动了几十名民工……没人要走了,施工进度赶上去了。在施工中,吴吉兴一再对民工说:“工程质量就是我们民工的牌子,我们决不能干砸牌子的事情!”在工程验收时,吴吉兴自信地对验收人员说:“谁在我们干的工程上查出一条缺陷,我奖励1000元!”
验收人员认真仔细地验收,无论是接地引下线工艺、保护帽工艺、绝缘子串的垂直度,还是塔身的洁净度等都质量优良、工艺美观。验收人员无不遗憾地说:“你这个钱我们挣不上!”
“贴钱也要干好这项工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党员的影响下,一些普通群众也积极加入到青藏铁路Ⅱ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中。谭永祥就是一名典型代表。一块来的几个民工队干了没多久,因这里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施工而撤离了工地。谭永祥却是一名铁骨铮铮汉子,他说:“党员带领的民工队能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出力,我们普通群众带领的农民工队伍也不能落后。”
由于雨雪频繁,冻土融化,基础施工存在严重的塌方隐患。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项目总工和安全专责制定了混凝土护圈的施工方案,并要求在他所承担的施工现场做实验。一个混凝土护圈就是好几千元,施工完成后又不能重复使用,等于是拿钱往冻土里扔!“只要安全有保障,贴钱也要干好这项工程!”他爽快地答应了。此项实验的顺利进行,为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在10月底进行的竣工验收中,青藏铁路Ⅱ期1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第三标段(五道梁至沱沱河)线路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项目经理赵世兴说:“第三标段线路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环境气候最恶劣,却最先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且一次性通过竣工验收,这与农民兄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正是这些由党员带领的农民工队伍,同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一起,为了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不计个人得失,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奇迹:一座座铁塔挺立在世界屋脊,一条条银线穿越“生命禁区”。 (记者/毛翠香 陈海龙)
编辑: 老张 来源: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