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享誉世界的三大名毯之一
藏毯用途很广,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它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它的原料是藏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卡垫是藏毯生产业的主要产品,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一般指仲丝织物。传统卡垫的规格以长方形为主,约长6英尺,宽3英尺,生产时以对为单位,很少按条生产,购买者也多成对购入。如今这类编织物用途广了,买卖双方也都不拘泥于传统的购买模式了。
卡垫的种类很多,以编织工艺不同,可分为仲丝、尺不戒、汪丹仲丝等几类。卡垫是在“汪丹仲丝”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起来的,它的穿杆结扣法,在全国乃至世界地毯织造技术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其织法、色彩以及纹样等方面,也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和地区特色。
如今后藏的卡垫厂家能生产各种规格、各种花色、各类图案的藏毯用品、装饰品,产品花色除了保持西藏传统图案龙、凤、仙鹤、花木、云、海、城廓外,还开发了许多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图案,显示了藏毯生产者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广大国内外用户的信任。
无处不用的卡垫
一般的藏族家庭都在屋内沿墙两面或三面摆上矮矮的木床,上面铺垫着厚约10公分的毛垫或草垫,上面覆以卡垫,白天是座垫,晚上是床垫;夏天过林卡或外出时,卡垫就直接铺在地上当坐垫;有条件的讲究人家里,还有一种形似毯上毯,其目的一方面为保护下面较大、较贵重的卡垫,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表示对贵客的尊重。据记载,古代上层人士聚会时,垫子层数越多,说明此人官职越高,身份越尊贵。
植物、矿物,传统的染料
卡垫花色美,用色丰富,过去染色用料主要是植物、矿物、色土等,将其调配制成各种不同颜色,其次是从印度、尼泊尔等邻国进口化学颜料。目前江孜、日喀则等卡垫厂家的产品,使用的多是进口或内地生产的化学染料,也有的厂家仍然沿用土产染料。
土产颜料的基本颜色有蓝、绿、黄、红、紫红、金黄、白、棕、黑等几种。
蓝色:仁布县出产的一种叫“挺”的蓝色矿石,经过粉碎、研磨后就可使用。使用时要加入适量的“究鲁”,是仁布县出产的一种灰黑色的泥土,其自然状态很像炉焦子,遇水溶解,两种染料备齐加工后,投入染池,搅拌均匀,再将毛纱放入染池,浸染一天以上即可得蓝色,浸染的时间越长,所得的蓝色越深。还有一种叫做“惹木”,是印度进口的,质硬如石。用时,先用清水泡,等吃透水以后再将其研细呈糊状,加入50℃左右的温水,搅拌均匀后随即把毛纱投入浸染,五分钟后可以得到月蓝色,十分钟就能得到二蓝色,半小时即可染成深蓝。用“惹木”时同样要加入适量的“究鲁”作为助剂。
黄色:黄柏、梓子、大黄都是植物,均可染得黄色,其中大黄用的最多。大黄藏语叫做“秋落”,它的叶可以染浅黄,根可以染深黄,另有一种发红的大黄根还可以染成锈红色。
绿色:用大黄叶罩染深浅不同的蓝色纱即可得到不同的绿色,但染得的绿色近似于干菜绿,色头不甚鲜艳,如果用深黄罩染不同深浅的蓝色纱,就会得到不同色泽的秋香绿。
此外还有“斯秋”、“玛秋”、白土、“纳翠”等矿物和“达巴”等植物染料。天然颜料的着色后稳定性强,持久,又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比较好,由于是传统工艺,操作熟练,质量可靠。由于采集、加工这些染料所用时间长、工序繁杂,如今大多数人都使用化学颜料,虽然成本高,但简便快捷。
绚丽多采的卡垫图案 根据日喀则卡垫图案的特点,大致分为五大类即:江垫式、龙凤式、满地铺式、城廓式和嘎雪巴式。
江垫式:把取自锦缎上的缠枝西蕃莲式的波状图案,织在卡垫上的统称为“江垫”。当然卡垫图案来自锦缎的不单这一种,其它几种也有不少图案来自锦缎,但这一类形式比较明确单一、特别,也比较集中,是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龙凤式:龙凤式是所有龙凤图案卡垫的总称,它是按图案内容区分的,例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穿云龙、蛟龙闹海、二龙逐凤、凤凰戏牡丹等等,其纹样多半也是来源于锦绣服料。在长期流传中,有了固定格式,都离不了龙、凤、云、花、水,且多是反转对称或相向对称。
满地铺式:这一类图案的纹样来源极为广泛,内容也很丰富,有取自藏靴上绣花纹样的,有取自古代中原的绣花衣料上的,有来源于藏族建筑装饰上的,也有从印度丝绸和织锦上搬来的等等。无论它们的内容和风格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在章法形式上却有着很多相近的地方,如:纹样布满全毯,且分布均匀,通常无边。整个图案往往形成两个或三个较为明显的节次,两端两个节次一般都取对称形式,不管中间一个节次所占面积大小,或者只有两个节次,两端总是以向心的趋势向“半个线”集中。
城廓式:藏语中把锁口“丁”字纹的叫“加架”意即汉地城墙。其特点之一是有边框纹样,而且多带“丁字纹”小边,形如城廓,我们借助这层意思把凡有完整边框纹样的图案称作“城廓式”。最常见的大边形式有四种:一、锦纹盒子边,盒子里的纹样多为暗八仙、佛八仙、国王七宝或三者杂而用之;二、水纹边;三、花草边;四、八仙、八宝和七宝边。
嘎雪巴式:嘎雪巴·曲杰尼玛,江孜贵族,曾任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他对卡垫图案尤有兴趣,通过对内地近代丝绸刺绣的研究,吸收了剌绣被面和剌绣衣料上的大花大叶以及整枝花的形式,并结合卡垫的生产工艺特点,创造出一种类似内地“彩花式”的新图案,深为藏族群众所喜爱,人称“嘎雪巴白萨”。
“嘎雪巴式”的特点是章法自由流畅,形象色彩突出,有些像内地早期的“彩花式”图案,但又不讲究气势空间,花纹比较均匀地分撒在所有的空地里,其典型格式是四角有四块水纹。分类者把后来的一切大朵大枝,三点交错或两点对称排列的花卉图案,全部归入这个类型。
古老的织机、传统的工艺
传统卡垫织机是一种斜靠在墙上操作的小型木制机台,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两根方型立身柱、上下梁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另有木楔,高度固定喙,固定喙上的支撑木等组成,没有坐板架,绞缘等设施。上下梁和立身柱也都是活的,上经时根据活面宽窄的需要把两个立身柱平行地摆在地上,把它们的两端分别用两根枕木垫起,校正好宽度,然后再把上下梁放在定好宽度的立身柱上,这时就可以在平机上上经。经上完后,分别再在两个立身柱上的固定木喙上下加相同厚度的木楔,使经线紧到所需要的程度,这时就可以把机子竖起斜靠在墙上,开始织作了。
这种织机是传统的又是最简便的,目前使用这种织机的几乎没有,就连那些需频繁转移作工地点的个体户也都换成了钢制的织机,松紧经线及调整高低的也不用木楔,取而代之的是以钢制螺旋式甚至油液压升降器。企业厂家则更为先进,一是走向钢制化,二是走向大型化,条件较为差的也走向木制大型化。
至于采用的编织手法及工艺,如今仍是非常传统的,业内人士一定非常感兴趣,这里我们留下一些悬念,其实一看就明白,比文字描述、凭空想像要清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