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迦巴瓦峰地区峡谷纵横,山峦叠嶂,群峰林立,相对高差极悬殊,谷底与峰顶之差达5000?7000米。垂直带谱明显,雪线海拔4700米以下植被相当丰富,类型变化多样,尤其原始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可谓“绿色的宝库”,与巍巍的雪山和壮丽的冰川相映衬。
雄居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峰顶高耸直插云霄,终年积雪,晶莹奇丽。“南迦巴瓦”的藏语意思是“比天高的山峰”。据说从东边观之光芒闪烁,似佛光映辉,西边观陡峻雄丽,从南边观雪线附近的冰雪像成串的佛珠。平日峰体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变幻无穷,富于神奇色彩,当地群众视为“神山”,甚至说是“神女”。南迦巴瓦峰与北侧高达7151米的加拉白垒峰遥遥对峙,便有夫妻峰等神话传说。南迦巴瓦峰又是地球上7700米以上高峰中,最后一座未经攀登和系统科学考察的处女峰,因而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和登山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南迦巴瓦峰地区峡谷纵横,山峦叠嶂,群峰林立,相对高差极悬殊,谷底与峰顶之差达5000—7000米。垂直带谱明显,雪线海拔4700米以下植被相当丰富,类型变化多样,尤其原始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可谓“绿色的宝库”,与巍巍的雪山和壮丽的冰川相映衬。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从大渡卡至卡布呈弧形依南迦巴瓦峰脚下流动,形成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水量巨大,蜿蜒曲折出许多小拐弯。跌水多处,波涛轰鸣。沿岸悬壁嶙峋,翠岩飞瀑随处可见,景色秀丽,如诗如画,似“蓬莱仙境”如“世外桃园”,无疑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质结构极为复杂的天然博物馆。这里确是旅游登山、寻幽探胜和发掘自然奥秘的好地方。
森林奇观
南迦巴瓦峰地区因受印度洋湿润气候的影响,年降雨量平均达2000毫米左右。在茂密的林海中湿度很大,苔藓、地衣极为繁盛。由于年长日久,许多林地上苔藓层厚达尺余。在一些冷杉、铁杉及多种阔叶树干、树枝上苔藓成堆生长,有时将整个树干、树枝覆盖,形状多样、大小各异。大的像动物,大者如狗熊,小的似猕猴,更小的像松鼠或鸟鹊。靠近地面的树桩、倒木和石头上苔藓堆集的更多更大,有的像虎豹藏身,有的似野牛伏卧,还有的如人形,更多的您看啥像啥。真是风趣多态,千变万化,我们就像到了动物园。每当湿气缭绕,云遮雾罩时,这些“动物”就越显得栩栩如生,似乎都在林中活动。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象在南峰地区的林带比较普遍,往往给人幻境般的感觉。说也奇怪,我们曾有几次把这成堆的苔藓误认为野兽!实际上凡是苔藓极其繁盛的森林中都十分阴暗,有时所见动物是真是假确实难辨,所以我们还得仔细观察,提防着野兽的袭击或突然相遇。
不用说,在那南峰无边无际的林海里,自然是许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那毒蛇野兽常常出没林间。在灌丛横生,荆棘漫地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就是沿着野兽开辟的路前进的。南峰地区动物种类很多,在高山林区有成群的羚羊活动,这种已被列为国家保护重点的动物,形体巨大,重量达几百斤。以前皮毛带土黄色的红斑羚是门巴、藏族经常猎取的对象。数量较多的獐子(麝),由于雄性具有名贵的麝香,吸引着不少猎手。另一种受国家保护的动物小熊猫在这里也有分布。据说在墨脱以南的希让地区山林中还有孟加拉虎出没。在南峰地区黑熊、野猪和猴子颇多,每到秋季玉米、鸡爪谷成熟时节,成群结伙窜入山地偷吃庄稼,被当地群众视为灾害,白天和夜晚都得吓唬它们。
经过多年考察研究,西藏自治区已在墨脱地区划出自然保护区,像羚羊、獐子、小熊猫以及黑熊等多种动物,还有许多名贵树种包括有关生态环境受到保护。愿南迦巴瓦和大峡谷地区成为持续保存丰富多样动植物以及菌物资源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花的世界
七月份沿南迦巴瓦峰西侧的山麓而上,林间、灌丛上鲜花盛开,紫姹嫣红,艳丽夺目,这在任何花园都是找不到的。花色种类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迥然不同。当我们刚刚来到3000多米的林绿草地上时,毛茛科的金莲花展现在眼前,鲜黄的花就像春天的油菜田。从3500米开始,挺拔的杉木和低矮的灌丛上挂满了浅绿黄色的松罗(地衣之一种),从树枝上搭拉下来有2—4米长,山风吹来轻轻飘荡,似薄纱飞舞,引人入神;银白色的铁线莲花朵串连在树梢,极为醒目;淡蓝色的绣球花,柠檬黄色的金丝桃花,粉白色的锈线莲,深红色、亮黄色、紫红色的杜鹃花瑰丽芬芳,活像彩花装点的节日盛景。再看那林地上马兰花、银莲花、报春花等争奇斗艳。
我们继续沿着猎人和牧民的足迹前进,大约到了3700米以上,松风醒肺,更令人心情舒畅。那高山松挺拔,宝塔形的桧柏青翠,一派园林风光,而林下的花色更多变化。桃红色的点地梅,酱紫色的乌头,水红色的兰花,雪白的草莓花竞相开放,往往山风劲吹时则花枝舞动,刹时间花朵变成了绫罗绸缎,光彩夺目,使人眼花缭乱。穿密林过山涧到了4000米处,便进入更加迷人的境地。那以杜鹃占优势的灌丛林繁花锦簇,芬芳浓郁,争奇斗妍。我们完全淹没在杜鹃花的海洋之中。
穿过这杜鹃灌丛,又是另一番美景。展望雪线以下漫山遍野尽属花的世界。各种紫苑、金露梅、山蓼、马先蒿、萎陵菜、红景天等,在这高寒地方顽强地开着鲜艳的花朵,好像由这些花朵组成了五颜十色的地毯。在这高山植物中,就连铺地而生的垫状柳的枝叶和花序也呈红色。唯有高达70—80厘米的高山大黄别具特色,它招人注目的不是花朵,而是由淡黄色花片组成的花骗子,使得整个植株就像一座玲珑亮丽的金色宝塔。
大峡谷中鸟乐园
南迦巴瓦峰脚下的莽莽森林和灌丛,是鸟类栖息的天然乐园,估计鸟类至少在50种以上。如果翻越其西侧40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进入墨脱,种类更多,据考察达70余种。7月初当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再次进入大拐弯中的知白、迦拉考察时,那各色各样的鸟在树林中、花丛间穿梭起落、徘徊蹦跳,互相追逐,尽情嬉戏和歌唱,往往只闻鸟声不知鸟藏何处,有时突然从身边起飞,吓人一跳。
在这里最有趣的是听鸟叫。每天早上大约六点前后,正是百鸟争鸣的时辰。不少鸟鸣声悠扬,音调复杂多变,富有音韵。听着悦耳的“晨曲”真令人愉快和陶醉。那鸟声中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有的粗犷,有的细微,有的拖音很长,有的则发出间断的“啾!啾!”声。听起来虽然声音很多但杂而不乱,好像相互配合,且有次序,甚至颇有节奏感。
推想这些栖息在同一地段的鸟,在漫长的生活中,尤其在大致相同的时辰里争鸣时,好像谁先叫,谁后叫自然地形成习惯,这样便使每种鸟都有显露自己歌喉的机会。那带褐色的知更鸟一边“知!知”的叫,一边摇摆着尾巴,很像合唱队的指挥者;一种灰褐色的画眉,体形雅致,鸣声就像吹口哨,它叫的时候常常伸展开扇形长尾,在树丛中不停的穿飞、跳动;体态玲珑、羽色华丽的太阳鸟叫声虽小,却很动听;那毛色黑白相间的鸟一边“吱留吱留”地叫,一边有节律的上下摇动长尾和点头,更喜欢迈开小腿在地上跑一阵子然后再叫;显得格外英俊的绿色鹦鹉喜欢在树枝上横走几步,然后“嘎!嘎!”数声便停下来,歪着脑袋倾听别的鸟声;身躯娇小,羽毛灰绿的柳莺叫声小而别具情趣;音量最大的要算“两声”杜鹃,它宏亮的“布谷”声在大峡谷中回荡,此起彼落,好像提醒人们别忘记了“播谷”。
乌鸦的叫声令人厌恶,似乎也不受众鸟欢迎,所以在合唱的队伍中很少有它参加。性情温柔、花斑鲜亮的灰斑鸠,往往也是缺席者,不过这时它的重要任务是成群结队飞到山坡、田野觅食,等饱餐之后便飞上树枝或岩石休息,或者那雄性的斑鸠一边伸长脖子向伴侣点头做着炫耀动作,一边唱着“嘀嘀咕!嘀嘀咕!”的求情曲。唯有那花脑袋的山雀不大守规矩,它们往往群集一起“叽叽喳喳!”噪闹不休,除非察觉山鹰飞来才会暂时“鸦雀无声”。一般到了七八点钟绝大多数的鸟便专心捕食等活动,只有黑卷尾等少数鸟仍然站在树枝顶端尽情歌唱,好像自我欣赏,不过一旦发现昆虫,便飞跃扑食。
南峰脚下那许许多多不知名字的鸟类,羽亮色美,鸣声清婉,它们使这里的大自然更加富于诗情画意。如果有机会在这“神山”脚下仔细观察和倾听这百鸟歌唱的情景,那真是一种颇有趣的享受。假如将它们的歌声录制成片,一定会广受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