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和春节日期的一致或不一致没有特定的规律,其关系不外乎三种情形:同一天、相差一天或相差一个月。
藏历新年和春节日期的一致或不一致没有特定的规律,其关系不外乎三种情形:同一天、相差一天或相差一个月。比如2010年的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恰好在同一天。
根据藏族天文历法确定的日月年份,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诸多节日中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不论是白雪皑皑的阿里高原、盛产青稞的藏南沃土,还是牛羊遍野的藏北草原,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在过藏历新年的时候,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以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除旧岁,迎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群众最隆重、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从藏历12月初开始一直到藏历12月30日,每家每户在自家的藏柜上摆上“卓索切玛”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小盘青稞秧苗,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高的青稞苗。“卓索切玛”的麦苗供奉在神龛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旁边摆设有彩色羊头(制作原料不一,多为陶瓷制),藏语称为“隆果”,还要搭起“德嘎”,摆满各种水果和糖果等。这一系列摆设主要标志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以及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预祝。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们则精心制作“卡塞”(一种酥油制作的糕点)。“卡塞”花样繁多,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龛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塞”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藏历12月29日这天,要给窗户门楣换上新布帘,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即面疙瘩),类似汉族春节的团圆饭。“古突”要在面疙瘩里分别包有豌豆、小白石、羊毛、辣椒、盐巴等九种东西。谁吃到什么要赶紧报?,以引起全场的欢呼或嘲笑。吃出小白石的意味着心地纯洁,吃出羊毛的意味着心性温和,吃出辣椒的意味着心直口快,吃出豌豆的意味着办事机灵,吃出盐巴则被嘲笑为好吃懒做等等。吃完“古突”,全家人用糌粑捏制成面团放在纸箱内,还要将每人碗内剩下的“古突”九滴倒入纸箱,随后家里一二人出门放置在十字路口,用火焚烧,随后放鞭炮,以驱邪、消灾,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藏历大年初一这天,家庭主妇起得很早,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糌粑、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枯”。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候,先在屋顶上煨桑,然后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天亮了,全家人都穿上新装,洗漱完毕,戴上最好的首饰,长辈就开始手捧“卓索切玛”五谷斗,向家人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互敬青稞酒。
大年初一黎明时分。当地电视台也同时播放新年期间举办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上的精彩文艺节目,也成为藏族各地(市)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一同享受的盛宴。
从初二开始,人们就出门拜年、问候亲朋好友,各处也都开始热闹起来。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延续到15天,期间各地区都会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等活动。城市和乡村也要演出藏戏,能歌善舞的人们经常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如今,藏族在欢庆新年时已加入现代元素,如在新年来临之际放烟花爆竹、家人用自家车出去旅游等。
此时此刻,神州大地,普天同庆。让我们在此欢度藏历新年之际,衷心祝愿中华大家族所有成员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