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民间文艺--锅庄

昌都游记攻略 6990

藏东民间文艺--锅庄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卡若区城关镇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的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发祥地。

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锅庄是流传在昌都一带的以脚步动作为主的民间集体舞蹈。跳锅庄时,由公认的男女领舞者领舞,男女人数对半,分别围成一圈,手挽着手,面朝里面,顺时针方向,绕圈而舞。通常先由男队齐声领唱,然后女队复述重唱一遍,依次轮流换唱,边唱边舞。


卓舞分为农区卓舞、牧区卓舞、寺庙卓舞三大类。农区卓舞舒展缓慢,富有韵味;牧区卓舞粗犷奔放,热情坦荡;寺庙卓舞豪放典雅,注重造型。从跳卓舞的动作节奏 上讲,可分为序舞、慢板卓舞、快板卓舞三段。卡若区城关镇的卓舞曲调淳朴、热情流畅、动作粗犷、豪放、健壮,歌词内容较丰富,没有乐器伴奏。


卡若区城关镇锅庄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西藏和平解放后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把它搬上了舞台,并对其动作,尤其是队形作了大胆的改革,更适合于舞台演出。


历史来源

卡 若区境内山清秀、山峦重叠、水草肥美、田园锦绣、牛羊成群。这仙境般的地方,造就了康巴人能歌善舞的性格,歌舞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独特的 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孕育出了锅庄、热巴、弦子三大最有康巴特色的三大舞蹈。其中,豪迈粗犷的锅庄,是人们庆祝丰收的篝火圈舞,尤为农牧民群众所喜爱。


“锅 庄”一词由来已久,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卡若区锅庄的歌词和民间的传说来分析,卓舞这个民间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 了。卓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赵 尔丰等撰写的《请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乐八中记有“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日大锅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 加十字。”这种对藏区锅庄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见于昌都的寺庙锅庄。《卫藏通志》认为“锅庄”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


《西藏舞蹈概说》记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马帮宿居其中。晚上,他们 往往在院内空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艺术特色

锅庄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在于其不受地点、时间、人数限制,即喜庆节日、平时均可跳;不受地点农牧区、城镇、宅内和宅外也可跳;不受人数所限,少则几个人,多则上千也可跳,可以充分表达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情豪迈的民族特性。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旷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男性穿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 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 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地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 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达,舞毕 由长者或组织者敬献美酒、哈达,兄弟姐妹情谊得到升华。


锅庄舞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 庄”(有摹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西藏藏族人民纯朴 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骠悍豪爽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很大。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 舞姿变化上,都能体现出西藏民间体育的风格,锅庄舞的健身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锅庄分三大类

从地域特点来看,昌都锅庄可分为农区锅庄(包括城镇)、牧区锅庄、寺庙锅庄三大类。

农区锅庄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 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


牧区锅庄的层次及表演形式和农区锅庄大体相同,但动作差异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顺手顺脚(同边手足)的舞是牧区锅庄的一大特点锅庄 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 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 舞蹈热烈奔放。昌都锅庄的动作多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等,其表演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昌都 锅庄的节奏在表演中前后有三次变化,序舞时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脚步缓慢地交替迈步即可,步伐很轻,力度也不强;序舞过后逐渐进入慢板舞蹈,最后进 入最能体现卓舞粗犷奔放特征的快板舞蹈阶段,这时,舞蹈者的情绪达到高潮,场面极为热烈。


寺庙锅庄多为寺庙念冬经或迎宾时跳。其要求严格,如预先指定领舞者(多为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要求服装统一等等。这种舞具有一定的舞蹈程式,舞步稳重,舞姿端庄、含蓄,表达厚诚之情。


继承和发展

卡 若区作为锅庄发源地,其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历久弥新,不仅传统锅庄得到了继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锅庄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2001年,卡若区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锅庄艺术之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2006年昌都锅庄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卡若区农牧民群众极为喜爱锅庄艺术,各乡镇都有业余演出队伍,其中以城关镇锅庄队最为有名,是继承和发展锅庄艺术的一支生力军,曾多次代表县、地区参加各类演出,获得了较好成绩,人数也不断扩大,锅庄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为了继承和发扬昌都锅庄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卡若区委、区人民政府于1985年成立了半专业性质的县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20年来,县乌兰牧骑演出队始 终把锅庄作为“镇团之宝”,在汲取民间锅庄营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吸收了现代歌舞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加强了传统舞蹈的节奏和旋律,增加了传统舞蹈的时代性 和欣赏性,使传统的民族歌舞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乌兰牧骑演出队改制为县民间艺术团,继承和创作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继承 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祝福昌都》、《嘎昌都》、《赞文成公主的服饰》等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浓郁乡土风味的锅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也多次获得区、地的奖项,并 多次在出藏演出。    


2003年开始,卡若区文化局和民间艺术团更是把收集整理锅庄艺术作为了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创出品牌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 深入基层走访、广泛收集材料、邀请老艺人现场歌唱讲解,对流传于民间的锅庄进行词、谱记录和整理,并对队员们进行培训、传授,重新录音,目前已完成70余 首锅庄唱词的记录、整理,并与昌都市芭啦芭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了昌都首张锅庄光盘专辑----《嘎昌都》,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到了保护和继承。同时,昌都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传统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展。2005年,在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专门投资了40多万制作一部较为完整的锅庄光碟,使昌都锅庄这一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护。


锅庄艺术不仅在城镇、农牧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也逐渐走进学校、课堂,卡若区很多学校都把锅庄作为体育锻炼、文艺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范围,既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效保护和继承了传统文化。锅庄能够充分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对于锻炼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非常适合各类人群锻炼。


保护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是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开发民间艺术资源,继承发展创新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了我们能够共同拥有和享受这份文化遗产,我们正积极对其进行挖掘和创作,使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6年,卡若区锅庄于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