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有一家非常有名气、古老的藏餐馆——“吾尔朵厨房”,装修非常豪华,楼下是面积很大的藏餐馆,楼上是博物馆,珍藏着西藏众多的民间文物。最令人惊奇的是,餐馆居然用牛粪来装修墙面,这在全世界的饭店餐馆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吧!
用牛粪来装修餐馆,客人怎么用餐啊?!
这是餐馆的一扇藏式窗户,周围全是干牛粪。藏式窗户周围一般都用黑漆刷成梯形,是模仿牛角的形状,有避邪的作用。
餐馆装修豪华,不乏现代气息。而右边整整一面墙上却全部用牛粪装修,挨着墙边甚至还摆着一排用口袋装着的干牛粪!我们不禁要问:用牛粪来装修餐馆,客人怎么用餐啊?!
“吾尔多”指的是牧民用于放牧用的鞭子,吾尔多厨房,意思就是“牧民家的厨房”。草原上的牧民们当然是天天跟牛粪打交道啦,所以用牛粪装修餐馆,也就可以理解了。
走进大门,就可以看见现代与过去相交融的装修风格。右边就是餐厅。
在西藏,牛粪的用处可大了,不但可以作燃料,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牛粪在牧民眼中是珍贵和吉祥的。
当然,餐厅内就没有再用牛粪来装修了,而是完全的藏式风格:藏式家具,唐卡、吉祥图、以藏族民间常用的一些器具。不同于一般藏餐馆的低矮、昏暗,整个餐厅宽敞、明亮。
这就是“吾尔朵厨房”,牧民家的厨房,摆满了牧民家里常用的东西。
这是西藏牧民家里常用的一种灶,燃料当然就是牛粪。其实由于西藏气候干燥,牛粪风干之后是没有异味的,用牛粪生火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坐在藏式风格的餐厅里用餐是一种享受,仿佛是在感受西藏民间的艺术。在这里,你完全忘记了门口的干牛粪,而是沉浸在浓郁的西藏气息之中。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拉萨、日喀则、山南为代表的卫藏菜,也叫拉萨菜;以林芝、墨脱、梓木为代表的荣菜;以过去王家贵族及官府中的菜肴为代表的宫廷菜,共有200多种。
这是“吾尔朵厨房”的特色菜。
“卫藏菜”是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焖、炸。如: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酱以及粥类而著称。
墙壁上带有宗教气息的装饰
餐厅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藏族人家里的日常用具,相信主人收藏这些民间生活用品一定花了很多工夫!而且在二楼还专门有一个博物馆,供客人参观,感受西藏民间文化。
在西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这样的青稞,青稞也是很吉祥的,祈求五谷丰登之意吧。
藏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食品具有食疗的功能,比如青稞,藏医典籍《日珠本草》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的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据权威机构统计,在西藏广大农牧区痛风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仅为0.01%,这与长期食用糌粑有关。而藏族人把青稞称为养育众生之母后,经加工后的糌粑被视为她的无价长子,把青稞酒称之为滋补身心的甘露妹子。
再如牦牛,为青藏高原特有,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而寒,终年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岭,山间盆地、高寒荒漠草原等环境中。虽说早已被人驯服,但生活环境、所觅食物与野牦牛完全相同。牦牛全身都是宝,从角、骨、骨髓、舌、喉头、心、胆、汁到血、肉、皮毛,不同的部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被世人称为高原之宝。
再如酥油,是一种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油脂,藏族将之称为“生命油”、“油脂之精华”,是高原人每日要食用的东西。不同的酥油有不同的功效,犏牛酥油能调理身体,黄牛、山羊酥油则凉息风热,牦牛、绵羊酥油性热,能祛风寒。
这是土豆包子:先将土豆煮熟,然后去皮捣烂,和上面粉,做成这样的包子(里面包的是牛肉),然后用油炸熟。
这是日喀则的特色小吃,面疙瘩,有点像小型的包子(但是皮很厚),里面包的是牛肉。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韩红演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一条美丽的河……”,呵呵,日喀则还有一家叫“吾尔朵厨房”的特色藏餐馆,很有名气,也很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