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有一座屹立在宁静象泉河畔的庞大宫殿残骸,它被大部分人遗忘,却让少部分人魂牵梦绕,它的名字叫做??古格。
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有一座屹立在宁静象泉河畔的庞大宫殿残骸,它被大部分人遗忘,却让少部分人魂牵梦绕,它的名字叫做——古格。
古格王朝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象泉河流域为其统治中心,都城“札不让”在札达县城西18公里处。
古格王朝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末代吐蕃国王重孙“吉德尼玛衮”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后建立起来的世袭王国。
它于公元1630年灭亡,经历了17个国王,有着700年的灿烂文明史。
至今,人们仍在猜测它灭亡的原因。具这里的导游口述,是由喀什米尔发动战争而灭亡的。
王城遗址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有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自十五年前被科学家发现后,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造像、雕刻及壁画,使这个王朝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我离开同伴独自向上攀爬,冷风阵阵,吹的脸颊生痛。洞窟布满城堡,如哭泣的脸庞般诉说着岁月沧桑荣辱辛酸,风声穿过洞口四处游荡,在这荒凉地填了许多的寂静与压抑。
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
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综观札达县的地理环境,不难发现沙化的严重程度。
当年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如今已所剩无几了,只余下寥寥戈壁。
这种地貌形态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进到一处洞穴,阴暗的感觉难免使人心慌。我不由的想像,当年被侵占的时候,女人们抱着孩子就躲在这样的洞穴里绝望等待,天气再冷,也冷不过死神的临近。
她们也曾祈祷被拯救,也曾期盼亲人归来,可最终等到的,却是亡人亡国的悲惨命运……
略作休息后,我们步行20多分钟,穿过极窄的山道,来到另一处神秘的古格遗迹——藏尸洞。
藏尸洞距今600~700年历史,里面堆积着无数具干尸。据验证,是战败的古格士兵和老百姓的遗体。
由于气候干燥,几百年仍无法腐去,至今保留在洞穴中。而这些遗体全部没有头颅,考古学家称其原因是由于战败后古格人不愿降服,被士兵砍去头颅焚烧,将尸体投入洞中所致。
洞口距地面约3米高,位置狭窄,气味不好。图片是同行的队友墨菲蹲在洞口处拍摄的样子。
藏尸洞内部的景象…考虑了很久,不知该不该把这样的图片放出来,可我想大家求知的欲望都是相同的,所以仅公布一张。
麻布袋是当地的人们后披上的,不忍亡者被如此赤裸裸的暴露在外。
藏尸洞其实是洞中洞,分3部。
最外面埋的是士兵,其次是妇女、孩童,而最里面的,是喇嘛……
附录:
喀什米尔
自十三世纪起,喀什米尔曾分别被穆斯林政权、西藏政权和印度控制,至今主权仍倍受争议。现在拉达克在克什米尔只占东边一小部分,居民几乎全为藏族。西方拍摄反映西藏的电影亦多到拉达克取外景。
克什米尔地区由两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
克什米尔向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印巴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曾经爆发了三场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还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卡吉尔边境冲突(某些人称为第四次克什米尔战争)。
分治
印控克什米尔
印度控制了大约45.5%的地区(101387平方公里),在控制地区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该邦主要包括四部分: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
巴控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一为自由克什米尔(AzadKashmir),大约13350平方公里,二为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大约72496平方公里,共约85846平方公里,名义上是巴基斯坦的一个自治区,有自行选举的总统、总理、立法及司法机关。
中国控制部分(印度声称)
喀喇昆仑走廊部分,位于克什米尔北部的小片地区。1963年,巴基斯坦与中国签订双边临时协议确定该地区为中国领土。当然中国也放弃部分领土要求。如果该地区地位将来被重新谈判,中国将保留对相关的已经出让的领土的权利,这显然又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
(本文转自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