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历史
在阿里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王朝,一个是象雄,一个是古格。
公元初的漫长时期,阿里地区被象雄王国统治。在藏族古代历史文化中,最神秘者莫过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象雄王国文明。 “象雄”一词在象雄语中意为“大鹏鸟所居之地”,一般认为在今藏北阿里地区,但其内部区划结构如何,藏史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上象雄和下象雄的划分,也有内、中、外三象雄的划分。至于历史的真实面貌如何,象泉河谷和孔雀河谷数百座先民遗留的洞窑有待去发掘、研究。
公元9世纪,朗达玛灭佛后,吐蕃末代赞普的儿子逃到阿里地区,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为妻,生下的三个儿子被分封到阿里的三个地区,历史上称为阿里三围。其中较为强盛的后来发展成为古格王国,并创立了绚烂的佛教文化。17世纪,古格王国被灭。
阿里地区宗教
苯教
在佛教传入青藏高原之前,西藏本土诞生的宗教——苯教曾是雪域居民主要的信仰宗教。据史载笨教的发祥地是象雄,即今之阿里地区。笨教始祖辛饶&S226;米沃且即出生于象雄魏摩隆仁。象雄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就产生过极高的远古文明,史称古象雄文明。
苯教是在原始的自然崇拜基础上形成,崇拜天、地、水、火、雪山等自然物。早期原始笨教十分重视祭祀,并用上千数动物做祭祀时的牺牲;笨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为十分注重丧葬仪式,且保持着远古以石为棺的葬俗形式。
后来流行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的满族、赫哲族等地区的“萨满教”就来源于苯教。
山崇拜和山神体系
对自然的崇拜,是藏族先民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在自然崇拜中,藏族对山的崇拜格外痴迷,而且是锲而不舍。这种现象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纵观这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处是雪峰林立、寒光流泻的景色,是大自然的神力引起人们对山的持久的崇拜,从崇拜中产生出信仰的民俗来。
在那里,所有的山都能显示出神奇的力量,所有的山都是神的化身。
四大圣湖与母体崇拜
青藏高原有许多湖泊和山峰。民间故事中一般大山是雄性是男子,是丈夫;湖泊是雌性,是女子,是妻子、母亲。藏族先民认为这都是神山圣湖,是绝对不能亵渎的。
传至今日,藏族地区最著名的四大圣湖即:玛旁雍错、羊卓雍错、纳木错和青海湖。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主要传播于中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
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在位时,佛教从内地和尼泊尔、印度地区正式传入西藏。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松赞干布派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教,回来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莲华生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来盛行的苯教,佛教得到弘扬。
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年-978年)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原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又得复苏。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又开始大弘佛法。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佛教的前弘期,之后佛教重兴为后弘期。
藏传佛教的特点主要是:历史上曾长期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深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多数藏族群众信仰佛教,普遍教徒虔诚度高;具有较强烈的神秘色彩,尤其是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注重实修;教派众多,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的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
宗教习俗
绕佛塔:
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族人民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佛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转经轮:
信仰藏传佛教必须经常念经,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族百姓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顺时针方向转,苯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认为对菩萨不敬。
唐卡:
唐卡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再用彩缎装裱。唐卡采用的颜料很特别,是用金、银、玛瑙、珊瑚、珍珠等多种矿物和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植物制成的,色彩鲜艳,经久不衰。
在藏族人眼中,唐卡不仅是艺术观赏品,更是可唤起人们的佛性和进行修行所必须的物品。许多唐卡的背面写有咒语,并请高僧大德给予开光、加持,使其具有灵气。
(本文转自阿里地区旅游局政务网)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