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中象雄为藏民族原始宗教-雍宗苯教的发祥地,并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
象雄文化
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中象雄为藏民族原始宗教-雍宗苯教的发祥地,并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3世纪时,今阿里地区札达县、普兰县即为象雄国中心辖区。
象雄乃古代青藏高原之大国,雍仲苯教之发祥地。象雄人笃信苯教,重鬼神,喜卜巫,忌食野马肉。象雄盛世、即十八代鹏甬王之时,也是雍仲苯教盛行之际,雍仲苯教文化源远流长,遍及青藏高原,至今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朝圣之路
很多宗教都有其共同的特色——朝圣。带着强烈而巨大的心愿,沿着一条相对固定、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向一个公认的圣地进发,这便是朝圣之举。朝圣由来已久。在自然环境险绝卓著的阿里,朝圣尤其显得精诚执着。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依照藏传佛教的解释,转神山1圈,可洗清一生的罪孽,转10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下地狱之苦,转108圈即可今世成佛。藏传佛教和印度教的信徒们尤其认为,在米乐日巴战胜纳若奔琼的纪念年(马年)转山是最为吉利的。藏传佛教和印度教转山是按顺时针方向,而苯教则是按逆时针。因此在转山时看见迎面而来的朝拜者,就不奇怪了。而磕等身长头则被视为最最虔诚的方式。
神秘古格
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惟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17世纪的时候,古格里面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包括国王弟弟的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
而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宫是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修得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了。
现在我们在古格的半山腰可以看到这座石楼的遗址,大概有十几米高,但并没有修完,原因是在修建的时候,上面的古格王起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夜以继日地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的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有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不管国王最后的下场怎么样,古格老百姓的结局却都很惨,古格下面的无头藏尸洞就是证明。但是藏尸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之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
也有人说除了战争以外扎达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本文转自驴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