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纳木那尼峰: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
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条山脊。山脊线上有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头,高低错落。西面的山脊呈扇状由北向南排列,东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则较为和缓,峡谷间倾泻着五条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满了冰裂缝和冰陡崖。
在西藏普兰县境内,有两个水系相通,间隔仅3公里的高原湖泊;东面较大的是玛旁雍错,西面较小的是拉昂错。 在湖泊的南北是两座著名的山峰:北面是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米,位于东经81.3度,北纬3l度,南面是喜马拉雅山西段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东经8l.3度,北纬30.4度,两峰相距约l00公里。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这里成了登山爱好者的乐园。
冰川湖泊的故事
清晨,曙光照亮了纳木那尼峰雍容的面容。纳木那尼峰,藏语意为“圣母之山”,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海拔7694米,是喜马拉雅西段中国境内的最高峰。神秘的纳木那尼峰是冰川的世界,这里分布着大量冰川群。
在纳木那尼雪峰的脚下,冬日的玛旁雍错显得无比圣洁。玛旁雍错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面海拔4588米。它的湖水碧透清澈,其透明度为中国之最,达14米。在藏民的心中,玛旁雍错排在纳木错和羊卓雍错之前,为西藏三大圣湖之首。玛旁雍错的主要水源补给就是来自纳木那尼冰川上的雪水。
两山两湖:青藏高原上最壮丽的自然画卷
第一眼看到纳木那尼峰,便感到了它的神秘。在碧蓝的“圣湖”玛旁雍错南畔,纳木那尼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让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
纳木那尼峰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相距约100公里,遥遥相望。与声明显赫的“神山”冈仁波齐相比,纳木那尼峰是“默默无闻”的,但是藏语意为“圣母之山”的纳木那尼,相传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母亲。
从冈仁波齐山脚下远望纳木那尼峰,雄伟的雪峰在云雾中直插天际,绵延的山体像伸出的臂膀把著名的“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揽在怀中,山湖相映,璀璨夺目,给人以无限遐想。
宗教活动
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冈仁波齐峰则更为神圣,梵语称之为“湿婆(印度一种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语意为“雪山之王”,苏丹红帽教则称之为“主宰世间一切的地方”。据佛经记载,“神山”腹中曾筑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常转的经堂,各方高僧云集于此,聆听佛祖释迦牟尼讲经。在印度教中,天神“湿婆”也曾独居“神山”修行。而两山之间的“玛旁雍错”则被教徒们视为“圣湖”,是佛祖释迦牟尼赐给世间人类的甘露。它旁边的“拉昂错”则被称为“鬼湖”,是人们死后灵魂到达的天堂。几个世纪以来,这两山两湖地区被虔诚的宗教徒们尊之为“神山圣湖”之地,藏语称“岗错”。喇嘛教、印度教、苏丹红帽教等宗教信徒都视之为朝圣中心。每年,尼泊尔、印度和中国的教徒们成千上万,循着佛祖的足迹不辞辛劳来到此地,向神山顶礼膜拜。在圣湖中沐浴洗礼,以解脱一生罪孽,求得灵魂升天。公元十世纪,吐蕃发生内乱,王室后裔逃亡到阿里地区,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之一的京城就建在普兰。这个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与珠穆朗玛峰相似。
气候
登山的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至6月下旬,这段时间,好天气多,而且可能持续6—8天。雨季从7月初开始,7、8月份降水最多。
攀登历史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这一地区就为各国探险家所注意。纳木那尼峰自1905年英国人汤姆、乔治、朗斯第一次试登 后,日本、奥地利等许多国家的登山家们都进行过多次尝试,但均未成功。1985年5月26日、28日,中日联合登山队的金伎喜、松林公藏等13名队员,才首次沿纳木那尼峰的西北坡扎龙玛龙巴冰川登顶成功。
走进山峰
整个期间,A、B、C三类天气基本上以5-7天的周期进行转换,比较有规律,结合穷母的地形特征,我们认为B类天气其实最适合工作,当然A类天气的后几天,如果雪层结晶好,也是可以的。就一天来讲,一般从凌晨两三点开始下雨或雪,早上八九点会停,持续的中午天气相对较好,但有时候也有雨雪,不过时间不长,下午5点左右一般会有雨雪、冰雹,时间和降水量也因各类天气而不同。5点到7点多雷电。7、8月份气温较高,进入8月较7月明显变冷,早上零下5度左右,如有风可达零下10度,早上气温较低,8点左右气温开始上升。可能由于季节原因,风比较少,一般在早上,也不是很大,上不了7级。我们C3以下一般装备为抓毛绒衣绒裤,外加冲锋衣裤,在C3和冲击顶峰时增加了毛裤和羽绒服。手套用专业的绒手套外加防水手套就可以,绒帽是一定要带的,早上风比较大。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东西,很多资料上都很全面,档案袋里也有我们最初开发的课程,所以在这里我不做太多的陈述,只对此次登山感触比较大的东西罗列如下:
1、该山雨雪天气比较多,严格意义上的晴天是几乎没有的,何况这样的晴天并不是她的最佳工作天气,所以装备一定要好一点,特别是防水、防风性能要好。
2、雪坡陡且有雪崩滚石危险,所以头盔和雪崩飘带从雪线开始就要一直带,需要强调的是即便很小的雪块在比较陡的雪破滚落,速度是很大的,砸在身上很痛。
3、雪坡上的雪一般都比较厚,体力和平衡性要求较高,C2到C3之间雪硬且陡,如果发生滑坠,几乎没有制动的可能,拉路线绳是有必要的。
4、高山营地下午5点到7点,多雷电,冰雹,高山营地感觉比较明显,很恐怖,必须早宿营及时进帐篷。
5、在有可能发生雪崩的路段,比如今年三个雪坡都有雪崩或滑雪的危险,最好在中午12点以前、下午6:30后通过。所以早出发、早宿营非常关键,且不要横切。
6、对有雪崩危险的路段,大雪过后,务必要晒两天后再行军,不要在乎这个时间,因为只要路线绳架设到位,路线明确,阴天甚至小型暴风雪我们照样可以行军,碰上雪崩可就无能为力了。
7、隔几天上山,如果期间下过雪,一定要把挖绳子的时间计算在内,如估计挖绳太困难,要准备结组绳以备用。 8、最危险的是雪崩和滚石,因为他们是最难预测的,所以在行军路线、遵守时间规律方面应特别慎重。裂缝和滑坠都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解决。
9、紫外线比较厉害。空气比较干燥,我们大多数队员都有后鼻出血现象,要多喝水。
10、C2风比较大,帐篷要很好地固定,并砌防风墙。C3地方狭窄,要用岩锥固定帐篷,外出活动要系保护绳。
11、要准备充足的路线旗和路线绳,以便在任何天气下都能按照正确路线撤回,这样才能保证在她的最佳天气里工作。
12、由于宿营海拔比较高,适应和体力恢复比较困难,今年的队员体力在6000米以上工作的最大期限为5-6天(体能训练的方案和记录在雷宇处和资料部有资料),工作一个周期,一般需两天左右休息。
13、步话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装备,可能由于太贵的原因,我们的步话机一直没有更新,给山上带来很大不便。
14、我们应该在五一、十一等比较长的假期骨干力量进行技术训练,平常登协和有关方面的专业培训有机会也应该争取,今年软梯处的架设工作充分证明这一点。
15、在组队后,在每组上山以前,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战术调整,并对该组的队员进行明确授权。当然,队长和攀登队长的默契是最重要的,就今年的情况来讲,和雷宇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
16、以前的分组是上山后便分为AB两组,并明确指定一组冲顶,我觉得这样的分组有失科学性,也不是很公平所以今年的安排是C2建好以前,共同承担责任,最后选拔队员冲顶,比较合理。
17、没有绝对安全的路线,也没有绝对不可能的路线,只要尊重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踏踏实实作好琐碎工作,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大不了撤嘛!要做到这样一种心态,很难,所以有这种心态的人必定是队中的"国宝",比如段新。如果队中有三到四个这种队员,哪座山我们都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