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因地处冈底斯山脉以南而得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共33万人。
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因地处冈底斯山脉以南而得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共33万人。山南地区平均海拔3700 米,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在这块肥腴的土地上,诞生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部经书……是西藏文物古迹最丰富的地区。山南自然资源丰富独特,有辽阔的高山草原,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有风景如画的扎日仙境,有雄伟壮观的雅江瀑布;有高原明珠羊卓雍湖,有俏丽冰川宁金抗沙,山南还有西藏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雅砻风景名胜区。
2006年春节、藏历新年给山南广大农牧民留下了深刻记忆,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安居工程的重大决策,让广大农牧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安居工程是雅砻农牧区发展史上最壮美的举措,通过实施安居工程,雅砻农牧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这片曾经创造过西藏文明的土地上,雅砻儿女必将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山南地委书记洛松次仁满怀激情地说。
“安居工程事关全地区数十万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小康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必须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接受群众监督,经得起历史检验,保质保量地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这个‘大礼包’送到农牧民手中。”这是山南地委、行署一班人的共识。2006年,地区成立了以地委、行署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落实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几年来,随着安居工程的推进,地委、行署先后下达了《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山南地区村庄规划技术导则》、《关于村容村貌整治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保证了安居工程的有序实施。
为了帮助农牧民建好房,地区提出了“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方式。山南地区农行在用足用活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上大做文章,广泛开展了农牧区“信用工程”建设。记者在洛扎县洛扎镇占堆家采访时,占堆告诉记者,家里去年盖新房从农行贷了2.5万元,今年10月已按约还了1万元。“银行对我们支持这么大,政府还帮助我们帖息,不能违约呀。我现在家里办起养猪场,镇里支持开了一个馒头加工店,余款两年内还清没什么问题。”占堆充满信心地说。
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区昌珠镇克松村采访。刚搬进两层新楼房的村民达瓦次仁见到记者就合不拢嘴。他说,新房占地面积210平方米。此外,政府还出资为他家修建了沼气池,清洁能源改变了家里的能源结构,结束了烟熏火燎的烧柴历史。达瓦次仁回忆道,以前家里住的是只有3个房间的土坯房子,屋内低矮阴冷,需要弯腰才能进入房间。修新房总共花了10万元钱,其中政府给了1万元补助,银行提供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自己家里出了6万元,政府的帮助让他的“安居梦”提前实现。目前,像达瓦次仁一样盖房得到政府补助的在山南有6万户之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11月底,山南累计完成投资36亿多元,已有超过27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住房。
2008年5月,山南地委书记洛松次仁到勒布调研,麻玛乡的村民格桑罗布领着书记到他家参观,告诉书记:“在旧社会,我们门巴族饱受‘三大领主’的剥削压迫,饱受民族歧视,被当作牲口驱赶到边疆地区的,今天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家里吃穿住行样样不愁,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山南地区共有困难群众11912户,占全地区农牧民总户数的18.9%。解决这些群众的住房问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行署专员、地区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赵宪忠语重心长地对各级干部说:“此次安居工程建设,对于这部分群众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拉一把,他们就能站在新的起点上;松一下手,他们就会掉队。以后会成为共同致富路上的‘包袱’,大家一定要着眼全局,借安居工程之力,开创困难群众美好生活之路,提升全地区农牧区整体水平。”由此山南地区展开了攻坚战,把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的建房作为工作重点,在充分尊重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大、中、小”集中供养,集中管理的模式,修建了29所敬老院,解决了695户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到2010年11月,经过多方力量的努力,山南地区在啃下“硬骨头”上已见成效,全地区11912户困难群众已基本住上了新房。
据悉,“十一五”期间山南地区计划完成4403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地区已完成6万余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任务,累计建设资金36.05亿元,受益人口达27万余人,户均住房面积达192平方米。
如今,在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山南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农牧区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居者有其屋,耕者有收入,农牧民的日子逐步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行进在奔小康的大道上。
(本文转自西藏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