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建筑发展过程中,既注意吸收汉地和其它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使得西藏的建筑活泼而富有特点。
我来补充 .藏族建筑发展过程中,既注意吸收汉地和其它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使得西藏的建筑活泼而富有特点。
宫殿
宫殿建筑,藏语称颇章。历史上吐蕃王朝建有不少宫殿建筑,随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宫殿则为各个喇嘛教派的法王、宗教领袖们所有。布达拉宫是其中最辉煌的宫殿建筑,它占地41公顷,分宫堡、山下城堡(雪)、林卡(龙王潭)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对使用功能有十分细致的划分,整个建筑气势磅礴,成为西藏政权、神权的无上权威。
寺庙
随着佛教的传播,寺院建筑迅速发展了起来,并成为西藏古建筑的主体。由于社会的大量财力、物力耗费在寺院建筑上,因而这些建筑也最能反映出藏族建筑所取得的成就。
西藏寺院一般都很庞大,如哲蚌寺座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上,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俨如一座山城。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财富的集中地。
林卡
林卡是藏语,可以译为园林。西藏的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拉萨的大小林卡达50余处,以罗布林卡最为典型和著名。园林占地36公顷,是七世及后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全园分罗布林卡、金色林卡两大部分,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三组宫殿建筑。按功能的不同,划分成计多景区,运用树木、建筑、花草组成各种景象。园内有花木一百余种,全盛时代多达三百种,成为西藏园林之冠。
陵墓
西藏陵墓有二种,即吐蕃王陵和各大寺庙高僧的灵塔。吐蕃王陵又叫藏王墓,位于穷结县雅砻河畔、背靠木惹山,系公元七-九世纪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王子、后妃的墓葬群。塔葬兴盛于寺庙,各教派寺院的法王、呼图克图、活佛与高僧圆寂之后,或尸体用香料保护,建塔供养,或建塔以藏骨灰,供人朝拜。墓塔的代表作品要推五世达赖灵塔。塔奉在布达拉宫红宫内,建于公元1690年。塔分塔座、塔瓶、相轮三个部分,高14.85,内部木构架,外表金皮包裹,耗金一万余两,塔身珠宝镶嵌,十分华美,被称为“世界之一饰”,“唯一庄严”。
民居
在西藏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的帐房,卫藏南部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以及阿里高原的窑洞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区色彩。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俗称“碉楼”。这些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方形居室,屋面均采用平屋顶,阿嘎土面,适应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的好住所。(转自驴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