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江达县,波罗木版“雕刻”

昌都民俗 [!--pingluncishu--]0

昌都地区,江达县,波罗木版“雕刻”

波罗木版雕刻,数百年来,一直享誉藏区。2008年仲秋时节,我们“雪域边线行采访组”从317国道同普段分道。

    波罗木版雕刻,数百年来,一直享誉藏区。2008年仲秋时节,我们“雪域边线行采访组”从317国道同普段分道,穿过10公里的波罗峡谷地带,沿着峡谷中的孜曲河自北而南前行,其间山水相依、高山森林与峡谷地貌交错,美丽异常,走出峡谷不远就到了江达县波罗乡传统的波罗人雕刻村落。车未进村,放学归家的孩童站在路边向我们行着少先队礼,满脸幸福与调皮。

  在当地文化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采访组一行无论是在冲桑、古色、外冲村,还是阿当、彭宁村,听着雕刻艺人们的讲述,仿佛时光已回到那久远的过去。我们也慢慢掀开了波罗古泽木版雕刻的神秘面纱,回望这一传统民族雕刻艺术和围绕它发生的美丽人生故事。

  增珠老人与木版雕刻

  我们到达峡谷尽头的冲桑村时,已是下午,但高原的阳光依旧那么灿烂,太阳的余辉把整个小山村包围起来。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山水相依的冲桑村看起来别有一番味道。得知有记者来采访,63岁的雕刻老艺人增珠已站在自家新修好的楼房前等候多时。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增珠老人的精神还是十分矍铄,脸庞红润光泽。改革开放后,增珠老人就开始向父兄学习家传的木版雕刻技艺,他曾远赴拉萨、那曲开展木版雕刻。像增珠一样,在整个波罗,木版雕刻大多家传或师徒相传。由于父兄皆雕刻高手,增珠的雕刻技艺在波罗也是屈指可数的。

  如今,增珠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年可以雕刻100多个木版,销往德格印经院和石渠县、安多等地,有些还销往拉萨、日喀则。大的可以卖到300元,小的也能卖50元,一年能给家里增加收入一万多块。由于市场有限,增珠和乡亲们只是在农闲季节雕刻,平时还出去打工、做些农活补贴家用。

  增珠介绍,地处河谷地带的冲桑、古色、外冲、阿当、彭宁村五个村洛,农牧业极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多群众主要靠雕刻维持生计,因此,5个村有200多户的男女几乎都会木版雕刻。刻板的原料采用当地盛产的“桦胶树”。选取其中顺直且无疤的树段,经过分割、去除水分后又放在畜粪堆中浸泡,次年再熏烘、刨平,方才用作版胚。木版雕刻工具分大小40余种,工具多以剃刀为主,以刀口直径分类,也有常见的刷子、磨石、牛皮护膝等工具,一个雕刻艺人随身携带的必备雕刻工具就达10余种。

  由于做工精细、精美、精致,增珠老人说,波罗刻板在现代藏区雕刻刻板中属于精品之列。在制作中,刻板内文首先必须经过享有盛名的藏文书法家书写而成(用手写印刷字体写在纸上),并经过两位以上人员严格的内容校对,在校对完成后将文字用特殊液体印在木板上,并要求在适当阳光下进行晒干,由雕刻艺人按照原文临摹刻制,出成品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校对;在确定无任何错误后,刷上酥油汤晾晒;干后涂上朱砂颜料;最后用一种能防虫蛀的植物,熬成水,将其浸泡再清洗,其后交付工人印刷即成。

  一部经文的木板雕刻工艺流程可细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晾晒、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10余道工序。上述工序既是流水作业,又相互交叉,有条不紊。

  传统技艺亟待传承

  经过近30年的打磨,雕刻已然成为了增珠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变革的发展,波罗木版雕刻对当地人生活、生产的影响及它自身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谈到木版雕刻的未来发展命运时,增珠坚定地说:“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别人刻不刻,我都会坚持下去。”然而,说这话的时候,我却明显感觉他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无奈与失落。以前增珠雕刻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五六个孩子学习、观摩。如今,再给孩子和年轻人讲解雕刻技艺,已没有人愿意听。每说及此,增珠都嘘唏不已。用他小儿子次仁多吉的话说,虽然从小耳濡目染,自己也喜欢雕刻,但收入太少,当初作为主要生活技能的木版雕刻因做工太繁杂,太消耗体能,年轻人已不愿意雕刻。

  35岁的日加,其优秀的技艺在波罗木雕五村里可算是小有名气,可他已经三年没有雕刻了。“宁愿做农活也不愿意雕刻了”,日加的话语不免让人感叹岁月的变迁,与日加同样想法的年轻人在村子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波罗木版雕刻的主要销往地是四川省德格县,至今在德格县仍有40多波罗人常年在那里雕刻,夏天在德格,冬天回波罗,已成了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像日加这样大多数仍在波罗从事木版雕刻的艺人来说,虽然仍有不少来自德格的订单,可与上山采挖虫草相比,木版雕刻的收入显然有些微不足道了。

  由于内地的经布、铁制雕板的流行及德格等地木雕艺人的兴起,波罗木雕的传统地位已经受严重的挑战,正逐渐失去市场,也导致艺人们的生意越来越清淡。更让人的担心的是一些有着精湛雕刻技艺的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渐淡出艺人圈,木版雕刻技艺难以得到传承。由于各类原因,现在该地木刻雕版种类较少,外型较单一,携带不方便。而且这些民间艺人居住较为分散,雕刻处于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一直无法规模化,其影响力大打折扣。

  木版雕刻的新生

  为改变波罗木版雕刻,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江达县及相关文化部门已着手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江达县文化局局长扎西告诉记者,全面保护波罗木版雕刻,县里已初步制定十年保护计划。计划由波罗乡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江达县文化局负责管理、督导,昌都地区文化局负责检查、督促。先期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对木版雕刻资料和艺人资料进行详细的登记、整理、存档,初步建立冲桑、阿当、俄彭、外冲、古色等5个雕刻点,使雕刻点相对集中。同时,在波罗全乡所有适龄儿童中普及木版雕刻技艺,不断培养新的雕刻艺人,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木版雕刻的传承难题。同时,引导和帮助群众向规模化产业发展,积极领导创办实业产业,把传统小作坊做成规模化,把分散做成集中,并尝试把民族手工艺同旅游业相结合,达到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让它逐步成为具有江达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抓紧对此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实施申请“木版手工雕刻之乡”品牌称号的具体措施。实行招商引资,发展木版雕刻文化产业,把波罗乡建成真正的“木版手工雕刻之乡”,使全乡60%的人都能掌握此项技艺,以增加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保护木版雕刻这一传统文化精粹。

  得知了政府的保护计划,老人的心情比下午时快乐了不少,老人微笑着向我们招手,因为他知道、我们知道,希望在前方……

(本文转自昌都旅游信息网)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