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区的民风民俗一如藏族身上的七彩服饰,奇异多姿又绚丽夺目。
果巴
上文已述,在康区,不仅有母系氏族残余的女权国家兴盛一时,也有父系氏族残余的三岩帕措延续至今。你可能不知道,还有结合二者特点的“果巴”制度在康区硕果仅存呢。
“果巴”为藏语,是传统的民间宗族群体的名称。这种群体以父母双系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联姻不断传承延续。它与帕措的不同是不分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血亲都可以成为果巴成员。
“果巴”目前在贡觉、芒康、察雅等县的二十余个乡仍有分布,如昌都贡觉县的莫洛、相皮、阿旺、哈加、则巴和拉妥乡;芒康的尼增、朱巴龙、洛尼和吾塔乡;察雅的旺布、扩大、香堆和王卡乡;江达的帮格、生达乡和昌都县的个别乡村。 果巴产生的原因大体和三岩帕措一样,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加之过去多属“无法无官”之地,官府和土司头人势力很少到达这一地区,致使当地百姓的社会事务就以氏族为中心进行处理。果巴制度形成之初,主要是在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后来发展到由大户家长主持,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夏天久旱不雨时,组织成员求雨;安排婚丧嫁娶;共同对付草场、田地和山林纠纷;参与调节果巴之间的纠纷和械斗。在果巴内部,男女较为平等。
果巴的头领最初由族中德高望重者或民主选举产生,后来由于私有财产的发展,往往由经济实力雄厚、善于辞令的大户家长担任。富裕家庭之间通过联姻组成的果巴叫学波果巴,意为富裕的果巴;在政府供职的官员相互联姻而结成的果巴叫奔波果巴,意为官员果巴。其结果,贵族豪门掌权和门第观念在果巴集团中已较突出,不平等的现象也多起来。
公共权力的确立与血缘组织向地缘组织过渡是文明时代区别于氏族社会的两大标志。尽管果巴内部有原始共产主义的一些平等因素,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的制度形态,必将为新的制度形态所代替。
服饰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灿烂花朵。由于所处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其服饰也各有特点,一般卫藏服饰雍容华贵,安多服饰富丽堂皇,而康巴服饰则英武而粗犷。
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其腰带举足轻重,是藏装最显著的特征,而宽大超长,日当衣服夜当被的一衣多用性,又与游牧环境和高寒的气候相适应。色彩是藏族服饰点缀美的灵魂,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十分着重色块与整体的相衬和和谐,其运用最多的红、黄、蓝、绿、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意蕴:他们认为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另外,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装饰也是藏族服饰的一大艺术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审美观念。
康巴汉子的服装以昌都、德格一带男装为代表,其服饰品主要有象牙发箍,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珊瑚、玛瑙、琥珀等珠宝项链,用金银铜所精制的佛盒、大镰盒等,腰际横别或斜佩长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银并镶嵌有珊瑚等珠宝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绸缎、布、毯织品等制成,边上以水獭、虎、豹等皮镶边,脚登藏靴,头上一根又黑又亮的发辫,夹以红、黑、蓝等大股丝、绒线,盘头而绕,尾线呈散状,垂落于头侧,显得扬扬洒洒,威武剽悍;着帽的或戴金毡帽,或戴狐皮冒,愈显雄姿英发,潇洒自如。着装上,康巴汉子一般将藏袍下摆提升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火镰等佩物外,一把横别的长刀十分耀眼,加上头上飘洒的“英雄结”,倍显粗犷和英武。
康巴女装也以昌都、德格一带为典型:其显著标志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相传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头发编成若干粗细不同的小辫(康巴地区一般有扎108根的习惯,而那曲的扎到120—150根,安多的则可少至70—80根),上面饰以松耳石和珊瑚;鬓角两边的头发上穿有松耳石或猫眼珠,辫子末端也穿以两股两股松耳石或银饰,藏袍和男子大体相似,显得华贵大方,婀娜多姿…… 但以上只是其主要特点,康巴地区的服饰因地域和气候的不同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将其分为昌都型、工布型、巴塘型、迪庆型等,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正如现在流传在巴塘、理塘一带的一首古老民歌唱到的:
总体上讲,德格服饰代表半农半牧的康北型,由于过去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影响较广,使之流传康区,尤以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成为其显著标志。 在康南的乡城、稻城、得荣一带,由于主要为农区,加之受纳西族服饰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有代表性的乡城女装,妇女的连衣裙有纳西妇女的齐膝围裙演变而成,左右胸处分别镶有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五块三角形衣料,分别代表福、寿、土地、先知、牲畜和财富。背部嵌一块绣有吉祥图案的“公热”,一般为绿色;四根珊瑚枝,分挂两支耳角上,显得光彩照人。
婚俗
世界上有多种婚姻形态,其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而一妻多夫的则较少。在默达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四个民族,其中就有藏族。据一次五十年代的调查,旧西藏一妻多夫制家庭占24%,而康区还大大高于这一比例。
康区婚姻形态虽然仍以一夫一妻为主,但一妻多夫婚则仅次于前,如民改前的昌都丁青地区的一妻多夫婚约占50%,而一夫一妻只占40%,其余占10%。直到当代,仍然有较高比例。如昌都地区法院在1994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芒康县的9824户中,一妻多夫有2033户,占21%,一夫多妻有48户。
康区的一妻多夫婚基本为兄弟共妻。有的父母在事先会给女方家和几个儿子说明,几兄弟均参加婚礼,有的则只给长子举办婚礼,其余弟兄长大后逐步加入。一妻多夫最多的为二夫或三夫共妻,也有少数五六个、七八个共妻的。在该家庭子女对家长的称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如果大哥去世,则称二弟为爸爸;一种则一概称爸爸。对子女的所属,更多的是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待,不会刻意追求子女是谁的。 一妻多夫家庭的产生,被认为主要是经济的原因,该类家庭可以不用兄弟分家,财产也不会因分家而流失,因为要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积累财富和建造一幢碉房是不容易的,何况大家齐心协力,增强了抗拒恶劣自然环境的力量。
在康区,其婚姻禁忌也相对较少。除了三代直系血亲不能通婚外,一般而言,男女婚前的性关系较宽松,婚后则男子相对自由一些(三岩地区除外)。在有的地方,还存在一种杂婚制的残余,据《马可波罗游记·吐蕃州》的记载,他经过的藏族地区(康区)有一习俗,即是行人路过村庄时,做母亲的要带着尚未结婚的成年女儿前来请行人与女共寝,事后适当给女子一些小礼物以作凭证,但不能将女带走。待到女儿收集礼品二十余件时,便可嫁人。出嫁时如出示的礼品越多,证明女子越为人所喜爱,并引以为荣。为此,有时行人路过村庄,竟有二、三十人等待挑选。 女方一旦怀孕,如果男子双方均未婚,则结婚即可;若男方已婚,习惯上是由男方付给女方一定的财物作为孩子的养育费,非婚生子女由母亲抚养,有的男子婚后没有子女,在征得女方同意后,也可将儿子接回家继承家业。离婚和再婚也没有特殊的限制。
婚姻主要以娶妻为主。对一些人家没有儿子的,也可以招赘上门,女婿能干的也可以继承家业,并无歧视和不同。 以上一妻多夫和男女较为平等的婚姻,除经济原因外,笔者以为还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康区过去是女国的故乡,妇女地位较高,在这样的家庭中,妻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是很明显的。在极端歧视妇女的藏传佛教占统治地位时,还能保持较为平等的男女关系,这与女国的传统影响应该说也是分不开的。
在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中,有一种流行的“雄性嫉妒”理论,即是讲动物有在发情期为争夺雌性而互相争斗的天性。从藏族中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习俗,我们看出这一理论的短视之处。
信仰
康巴地区是一个产生神灵的地方,康巴人是一群虔诚的信教者。 由于藏传佛教在康区直到十一世纪的后弘期才得以大量传播,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中,康区人民的信仰主要是自然神崇拜。他们认为空中生有念神;人间活着赞神;水中立有龙神;山中立有山神。这些古老的精灵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致直到现在人们还以各种仪式和禁忌来供奉它们。
崇拜大山就是其原始崇拜的一种形式。古代认为,一是山是通往上天的路,因而有神秘性,二是山是幻想中神灵的住所。康区多山, 对一些形状奇特的山,藏民们都赋予了美丽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并誉为神山,予以供奉和朝拜。康区有25座佛教神山,有名的有昌都和云南交界的梅里雪山、江达的生钦朗扎神山、八宿的多拉神山和嘉戎藏区的嘉莫木尔多山等,它们都有拟人化的历史和传说,吸引人们去朝拜并向他们沟通和倾述。
对岩石的崇拜,也是藏族的原始信仰之一。这种原始信仰产生较早。玛呢堆原为藏族群众于通衢要道或山口设置的路标,以石块堆积而成。在多神信仰的古代,他们认为这是山神的界标。后来由于藏传佛教的传播,有将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置于其上,插以经幡,遂成为过往行人的守护神。人们路过时向石堆中添加石块和围绕石堆转经,既是积累功德,也是祈求山神保佑。路口的玛呢堆和山顶的玛呢堆的涵义是不同的,山顶上的有代表“战神”的意思,古代凡有征战,多要围绕其举行转经和煨桑仪式,以从中吸取勇气。
藏族供奉白石,则是来源于羌人自然崇拜的古老习俗,藏语“甘孜”就是美丽白石之意。在康区,人们普遍将白石头供在屋顶、玛呢堆上、窗台或拜神的地方。白石崇拜起源于神山崇拜,相信白石是雪山的精华,白石既有着岩石的坚硬,又有雪山的洁白,人们相信白石不仅有神奇的魔力,还是美好和善良的象征。
基于万物有灵的观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是否顺利,自然就得靠诸位神灵帮忙了。由此产生一批帮人们与神沟通的巫师,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苯教,都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直至佛教传入,根据灵魂转世理论,人的灵魂可以生生不息地转生,并可附着在动物乃至植物身上,这个理论成了藏传佛教的基础,因此,人们说藏区是一个“众神的国度”,藏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灵的世界中。
民国时梅心如在《西康》一书中介绍旧时康区的民俗,有许多精彩的记载,滋转录于后:
防虫:西康各地气候虽寒,有时也发生虫蝗之灾。康人防御之法,多请喇嘛为之诅咒。巴塘一带,每于青稞长成之时,取河沙一盆,送请喇嘛念经,经其念经加持后,人民持归,遍撒地内。即可免灾;甘孜一带,将喇嘛加持之净水,及念经焚烧之灰烬,浇撒地内。
康区因气候干燥,受旱灾之时甚多,若遇久不下雨,各地必行求雨,其法众多:巴塘一带,多由喇嘛在山中井泉之处,诵经祈祷;甘孜一带则由高僧亲往井泉之处念经,若仍不下雨则由本地喇嘛寺选一空地,安设大锅,满熬油茶,全寺喇嘛,齐集锅边诵经,诵毕将锅连茶倾倒于地,三日打开观察,以定雨之有无。还有叫转大经的,在康地均通行。即遇大旱时各大寺院将寺中大乘经典,由喇嘛抬着,旗鼓前导,鱼贯游行田野之间。康定之喇嘛寺还将本寺佛像抬出游行,以驱除不祥。
祈晴:若遇淫雨连绵,多用糌粑焚烧某佛殿内之死鼠皮,或请喇嘛念经祈祷。个别高僧,还能诵经挡雨,他们每每在风雨飘摇之际,诵持经咒,望空嘘气,雨即停止,或飘向它处,其神奇不可思议。
防霜雹:康区秋初,多有冰雹,对其预防,多由专职防雹师进行。巴塘一带,每遇天气恶劣之时,除由专职防雹师念经祈祷外,还用酥油作成龟蛇鱼鳖之状,放到锅里熬,喇嘛围锅而坐,诵持经咒,火烈水沸,油物不化,冰雹之灾便能幸免。甘孜各处,则在秋凉之际,若遇夜色空朦,杳无片云,即认为是降雹之兆,远近之人,各于田间空地升火一堆,空气被其和解,严霜也能慢慢消失。冰雹来时,乌云密布,风上风声怒号,尘土蔽天,农民见此情景,即登楼鼓噪,向乌云浓密之处,发射火枪,喇嘛寺院,也鸣鼓助威,有时也能幸免。
处罚挡雨者:康区每遇干旱之时,若见天气阴森,雨象已现,而一阵暴风后,又天清气朗。农民见此,便认为是有黑教喇嘛在暗中作祟,将雨挡住了。于是四处侦察,遇有形迹可疑之游方喇嘛,即认为是挡雨之人。于是将其捉来,脱其衣物,放进水中,并以冷水浇泼,直至寒冷难耐,认罪并表示愿为求雨方止。
康巴人的宗教生活几乎无处不在,除了日常的诵经,六字真言不离口外,康巴人参与的宗教活动还有多种:
一是转经朝佛,即围绕住处附近的寺院、佛塔以及玛尼堆,左手拿念珠,右手摇转经筒转经,或磕头转经,以积累功德;
二是放生,对一些自己喜欢的家畜拴上红缨条,使其免遭杀生之灾;
三是通过印经和刻经来积累功德,在康区的察雅、丁青等地,有许多巨大的玛尼石堆,石头上的众多经文都是信徒们自愿刻制上去的;
四是到附近的神山和拉萨朝圣;
五是挂经幡(又称风马旗),在康区的桥上山顶,以及许多寺院民居,到处都有五彩的经幡在飘拂,让风儿将经幡上的经文代主人千万遍地念诵,并把它所象征的五行大运播撒四方。
节日
康区民间节日众多,各地又富有自己的特点,但总的看来,与卫藏地区相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拉萨等地的主要节日雪顿节和望果节康区就没有。 藏历新年是藏区一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昌都一带,从藏历12月初,家家户户便忙着过年,准备过年吃穿用的东西。农民们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用青稞小麦种子育出青苗;牧民们准备一个象征吉祥如意的羊头,并用酥油修饰装点。从12月下旬开始各家用酥油白面陆续炸成果子,同时制作装“琪玛”(酥油、糌粑、糖拌成的份)用的五谷斗,此斗从中间隔开,一半装琪玛,一半装炒好的小麦,上面再插上饱满的青稞和小麦穗头,以象征和祝愿来年丰收吉祥。除夕前两天,家家进行大扫除,29日凌晨将烟尘和脏水倒在路上,以让千人跨,万人踩,体现送旧迎新。晚饭前,用彩笔或红泥在灶房墙中央画上日、月、星辰、“拥仲”等吉祥图案。晚饭全家团圆,共享“古突”(即腊月九粥)。
在康定等康区东部一带,有大年初一“抢头水”的习俗。即在初一早晨鸡叫头遍的时候,家庭主妇或家中的女儿们便迅速起床,穿戴梳洗,点上三支香拿在手中,怀揣糖果油饼(以示第一天出门怀里有物)后赶到附近的山泉边,先把手中的藏香全部插在泉水的上方,并把带给泉神或江神的新年礼物送上(主要有酥油、糌粑、大米、奶渣等,象征性地装在小袋里)。舀水时,先将水往上方泼洒三下,以示敬三宝、水神和佛祖。这新年第一天背来的第一筒水里据说是上天诸佛赐给人类的吉祥甘露,喝后在新的一年会健康快乐。 一般从初一开始就开展看赛马、转山朝佛、走亲访友和跳锅庄等娱乐活动,直到大年十五。在初三,昌都各地群众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举行歌舞活动,他们喝着青稞酒或啤酒,跳着锅庄、热巴或弦子,纵舞欢歌,通宵达旦。
赛马节是藏区较为普遍的一个节日。老人们说:康区举行的赛马节,是英雄格萨尔留给后人的节日。因为格萨尔是通过在一次赛马会上骑着光背马,战胜群雄,夺冠后当上岭国国王的 。从此,草原上的骑手们都以英雄格萨尔为榜样,举行各式各样的赛马盛会,康巴汉子们可以一显他们勇武剽悍的风采,加上里面商贸和文化交流等内容,成为康区最为持久和普遍的民间社会活动。赛马比赛的内容主要包括跑马打枪、射箭、拾哈达,大跑比速度,小跑比步子,驰马献技艺等,夺冠者像英雄格萨尔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青年们成为姑娘心中的偶像,骏马则誉为神马,倍受关怀。
由于康巴人有着经商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各地以商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节日也颇具影响。如昌都类乌齐的“仲确节”就是其中一个。相传公元1320年,噶玛派高僧乌金贡布主持达垅噶举派主寺“查杰玛”(意为光彩夺目)大殿并于1326年完工,为酬谢当时参与修建的广大僧众和工匠,寺院选定藏历6月15日为吉日,举行隆重的宗教赞颂仪式,人们传说,谁要是仲确节期间拜佛许愿,做买卖就会十分顺利,因而每年来自附近地区乃至藏区各省的商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个集宗教和民间物质交易为一体的大型节日。还有阿坝县的扎崇节(意为陶器交易会)也是一个影响颇大的民间综合交易活动。
此外,还有康区各地的“耍坝子”(拉萨叫“过林卡”),即是在藏历5、6月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或举家或邀友出游,到鲜花盛开、水草丰茂的草坝和山林踏青旅游,他们搭起帐篷、铺上卡垫,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享用酒食,他们唱歌、跳舞、打靶、对山歌、猜谜语、赛马、游戏,由于康巴人善饮,在此期间,只看到成卡车的啤酒源源不断往山上送去……充分展示康巴人热爱自然和乐观洒脱的天性,有时一连数日,兴尽方散。 每年藏历7月上旬,各地还要举行一周左右的群众性沐浴清洁活动。据民间传说,藏历7月30日到8月6日之间,天空出现“澄水星”,其星光照射过的水均成为药水,能治百病,因此男女老少都来到小河边溪水旁沐浴净身,享受自然的乐趣。
藏区宗教节日繁多。在康区,每年藏历正月1日至15日,许多寺庙都要举行祈愿大法会,包括诵经、供佛、辩经等,并展示精美的酥油花工艺品。昌都强巴林寺的五座酥油花架可高达8米,分别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帕巴拉、昌都护法神等。当夜幕降临,当地群众手捧哈达纷纷拥向寺院,一面朝拜花灯供品,一面向花架上投去一条条祈求三宝保心愿如意的洁白哈达,朝拜完花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全世界只有藏族才过的一个宗教节日叫“萨噶达瓦节”。相传释迦牟尼于藏历铁猴年萨噶达瓦月7日出生,木马年萨噶达瓦月15日成道,铁龙年萨噶达瓦月15日圆寂,因此藏族人民将该月视为有造化和吉祥的月份。在此月,寺院要举行一系列的佛事活动,人们在前半月要戒肉食,并朝山拜佛,在家里和佛像前供酥油灯。
燃灯节,每年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圆寂日。夜幕刚刚降临,家家户户的房顶、院墙或窗户上便燃起一排排明亮的酥油灯,从高处望去,城市成为灯火的海洋,煞是美丽壮观。人们纷纷前往附近的寺院,拜佛转经。喇嘛们在灯火辉煌的寺院顶上吹起悠扬的长号,以表达对宗喀巴大师的敬意。
此外,节前三天,一些地方的儿童们便出门,挨家挨户地化钱和食物,据说孩子们这几天化的钱物是宗喀巴大师赐给他们的福力,因此是吉祥如意的事情,大家都要多少给一些。到了燃灯节的当晚,孩子们相聚在一起,一边诵经,一边享用化来之物,尽情玩耍,通宵达旦。
随着汉藏交流的增多,特别在城市里,汉族的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也在藏区流行开来,如汉族的春节不少地方结合单位放假,也按汉族方式过节,如贴春联等。对国家法定节日,昌都等地形成了在元旦升国旗唱国歌的传统,民间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已形成自发插挂国旗的习惯,比如昌都镇每年十月一日,几乎家家户户红旗飘飘,十分鲜艳醒目,成为城市一道壮丽景观。
禁忌
康区的民间禁忌甚多,并受宗教影响较深。
在有关人的禁忌方面,传统的藏族社会中,把人分为达官贵人、活佛、格西喇嘛和尼姑等高贵的人和以打旱獭为生者、屠夫、严重传染病患者、寡妇和鳏夫等下贱和不洁的人两大类。解放前前者一般高高在上,路上相遇,百姓只能低头弯腰,不敢抬头直视对方,必须接触时,也要先弯腰吐舌以示尊重。不能直呼高官和高僧的名字,对土司或高官一般称“奔波仁波切”,意为至高无上的官人,称高僧为“仁波切”,意为至高无上的师宝。
由于人们认为旱獭是土地神的宠物,不能伤害,因此人们十分看不起以打旱獭为生的人,忌讳他们进入自己的房屋或帐篷。对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受佛教影响也认为是低贱和罪恶之人,对屠夫用过的餐具等也要熏桑烟以消除“不洁”,吃剩的东西要倒掉。对患麻风病等传染病的人,也许是此类疾病给人们造成过很大的 危害,一旦发现,人们会将其安置到偏僻的地方,使之与世隔绝,死后就地埋葬。而在农村牧区,人们忌讳孕妇串门,忌讳月经期的妇女和男人有身体的接触和进入寺院等圣洁的地方。日常朝佛也禁忌妇女进入护法神殿,怕触犯护法神,给人带来灾难。
由于受到苯教等多神教较长时间的影响,对动植物的禁忌由来已久,多种多样。动物方面,一般禁吃狗肉,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并忌讳吃所有脚长带爪子的动物,如旱獭、猴子和马熊,认为他们与人有相同之处,“像人的三兄弟”,连皮也不能使用。若看见蛇钻洞不吉利,而见到蛇蜕皮则万事大吉。平时见猫头鹰飞到房顶长时间鸣叫或秃鹫降落到村庄房屋便是凶兆,要请喇嘛驱邪。 在康区各地都有人们崇拜、敬仰的神山,人们禁止在神山砍伐树木,禁止猎杀神山上的动物,认为树木是山神的栖居之所,动物是山神的宠物。如因修房建屋必须得砍树,也得先煨桑烟祭祀山神,请求赎罪,并上报所需根数才能砍伐,否则认为会激怒山神,遭到报应。对生长在泉温寺院和村中的古树也认为栖居有各类神灵,十分注意保护。
在婚丧生育方面,婚姻上,特别忌讳男女生肖的五行相克,婚前要通过星象观测和占卜的方法来确定。严禁近亲婚配,认为血缘越远越好,若必须婚配,至少要隔八九代才能通婚。
丧葬方面,在病人临终时,为不搅乱其心境,死后抱着良好的善心离去,忌讳家人在病人身边流泪或大声痛哭,认为眼泪会阻碍灵魂的去向,影响其日后的投胎。病人死后,未举行超度仪式前应置于原位,忌讳任何人触摸遗体。在由喇嘛举行超度仪式后,应将尸体置放于石头、床或沙石子上,忌讳随意放在地上,否则此地会变为葬身之地,日后给家人带来灾难。停尸期间每餐皆以各种食物的一部分不间断地供奉给亡灵并用右手反斟;双日忌讳出葬;忌讳尸体出三道门,不能让尸体看见灶,怕带走福气;送葬途中不能歇脚,更不能停于地上,否则灵魂易丢失。天葬场上的坛城一般分为僧人、俗人和非正常死亡三类,根据情况在相应地方天葬。丧葬期间,家人为表达哀思之情,不洗脸,不戴首饰和穿华丽的衣服,邻居也忌讳办喜事、歌舞等娱乐活动。 日常生活方面:忌讳俗人穿僧人的袈裟,否则是对三宝(佛、法、僧)的不尊。忌讳妇女在藏袍里穿裤子,认为那是对男人的不尊重。
忌讳吃白马鸡的肉,认为它是山神的宠物:白色的身躯是绵羊的化身,血红的眼睛是活佛的化身,黑色的尾羽是山羊的化身。农村牧区忌讳吃鱼或触摸蛇、青蛙等动物,认为这些动物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忌讳吃女人宰杀的牲畜肉,认为这肉很不洁净,认为该肉不洁净。吃大蒜后忌讳进寺院,怕影响圣洁之地,俗语说:“哪怕是寺院着了火,也别叫吃过大蒜的人去救”。 百姓建新房,要请喇嘛祭祀和择定动工吉日。忌讳大门朝西,俗语说:“百鸟的头向着东方时,惟有不洁之年蝙蝠的头总是向西”。窗口忌讳对准独树、洞穴、石崖,怕日后招来灾祸。一些地方忌讳把门窗朝向阴山,认为会给家中的女人带来灾祸,为消除此灾,人们也可用木石头制作一个男性生殖器对准阴山置于房顶一角。人们还忌讳用柏树做建房材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的神树,因此通常将柏树枝作为煨桑烟供奉神灵的吉祥之物,用柏树制作经书半或经堂材料,从不乱用。 人们外出通常都要用三到五块石头起灶,临行时,必须在每块石头上分别平均放点食物或茶叶,忌讳灶石放空,以为缠绕在上的各种鬼神发放布施。忌讳跨越灶或灶火,更不能在灶边大小便,否则会激怒灶神。
人们忌讳凶险的数字。在婚礼上,忌讳单数,所以希望献哈达和送礼是双数。此外6和81也是个不吉利的数字,特别是提到81时,宁愿将其跳过去,而不希望6人一同出远门和用6石起灶。一个人在年满3岁、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73岁和85岁时属于本命年,本命年为凶年,应予小心,特别是小孩年满13岁、女人25岁、男人37岁时更是凶多吉少,得加倍注意。
当然,解放后,这些民间禁忌也有了许多改变,特别是其中的迷信成分已大为减少。
(本文转自昌都旅游信息网)